[实用新型]塔式起重机防断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9323.3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8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琳;马惠荣;毛学军;唐功元;高宁泉;杨安民;王之浩;温永宏;万建峰;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5/02 | 分类号: | B66C15/02;B66C23/88 |
代理公司: | 宁夏专利服务中心 64100 | 代理人: | 徐淑芬 |
地址: | 750021 宁夏回***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塔式起重机 防断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垂直起重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塔式起重机防断绳装置。
背景技术
在垂直起重机械设备中,主卷扬所用的钢丝绳如果发生断裂,将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因此,选择质量优质的钢丝绳产品,适时检查钢丝绳的受损状态,定期进行钢丝绳的保养,定期更换受损钢丝绳是目前防止断绳的主要安全控制措施。但是,上述措施常常因为使用者无法确认什么样的受损钢丝绳需要更换、内部受损的钢丝绳无法肉眼看出、检查失误等原因造成安全隐患无法消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有效消除安全隐患,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的塔式起重机防断绳装置。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塔式起重机防断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卷筒、被动卷筒、主动钢丝绳、被动钢丝绳、单轴双槽定滑轮绕组、吊钩双槽动滑轮组和固定架,所述主动钢丝绳和被动钢丝绳的首端分别固定缠绕在主动卷筒和被动卷筒上,然后依次通过单轴双槽滑轮绕组,经吊钩双槽动滑轮组返回后末端固定在固定架上;所述主动卷筒是由驱动电机、减速机带动,且在其端部固定有主动齿轮,该主动齿轮通过从动齿轮带动固定在被动卷筒上的被动齿轮转动。
所述主动卷筒和被动卷筒错开一定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防断绳装置,是在现有的主动卷扬钢丝绳机构的基础上,设置与之并行的被动卷扬钢丝绳机构,形成双绳保险系统,使之在主动钢丝绳断开的同时由被动钢丝绳承受荷载,从而防止了坠落事故的发生;本装置结构紧凑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适合应用于工程建筑各型号的垂直运输机械和热力电厂烟囱建造时的垂直提升机械及矿产业深井提升机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塔式起重机防断绳装置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塔式起重机防断绳装置的工作原理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防断绳装置是在现有的主动卷扬钢丝绳机构的基础上增加被动卷扬钢丝绳机构,整个机构设置在卷扬机架上,具体结构为:包括主动卷筒1、被动卷筒2、齿轮传动系统5、主动钢丝绳6、被动钢丝绳7、单轴双槽定滑轮绕组8、钢丝绳末端头固定架9和吊钩双槽动滑轮组10。所述齿轮传动系统5是由安装于主动卷筒1上的主动齿轮5-1、安装于被动卷筒2上的被动齿轮5-2和从动齿轮5-3。
主动卷筒1和被动卷筒2分别将主动钢丝绳6和被动钢丝绳7的首端固定缠绕,主动钢丝绳6和被动钢丝绳7分别通过单轴双槽滑轮绕组8,经吊钩双槽动滑轮组10返回,固定在末端固定架9上形成双绳保险系统。
驱动电机4与减速机3和主动卷筒1相互配合的工作原理与原设计不变。在主动卷筒1的另一端加装的主动齿轮5-1,将自有的动力经从动齿轮5-3传给设置在被动卷筒上的被动齿轮5-2,被动齿轮5-2又与被动卷筒2连成一体,利用齿轮相互作用的原理使被动卷筒2与主动卷筒1同速同向转动,形成了齿轮传递运行系统。
主动卷筒1和被动卷筒2分别带动主动钢丝绳6和被动钢丝绳7同速运行。主动卷筒1和被动卷筒2错开一定的角度,避免了主动钢丝绳6与被动钢丝绳7相互搅在一起造成乱绳现象。被动钢丝绳7只起保险随从运行作用,不发生起重时的荷载,只有在主动钢丝绳6断开时才起到承受荷载的作用。因而确保了断绳后不发生坠落事故的预防效果。如果主动钢丝绳6受到破坏而断开时,主动卷筒1在制动器11的作用下会禁止不动,加装在主动卷筒1另一端的主动齿轮5-1会同时将从动齿轮5-3制动,同时也使被动齿轮5-2处于制动状态,从而形成了主动钢丝绳6断开后被动钢丝绳7起到防坠落的防断绳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夏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93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鼠颌下静脉血液采集的方法
- 下一篇:树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膜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