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浮径混式通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9201.4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1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人阳光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6 | 分类号: | F04D2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浮径混式 通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浮径混式通风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通风机有轴流式、离心式、混流(轴混)式,这些风机都存在着效率低、噪声大、间接传动等问题,在设计时总有些条件达不到理想的要求,无法满足特殊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浮径混式通风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磁浮径混式通风机,包括带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蜗形机壳,在所述的机壳内底部中心位置通过一柔性软接装置连接一电机支撑壳,在所述电机支撑壳上设置一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连接其上方的一叶轮,在所述叶轮上方设置一永磁吸盘。
优选地,所述机壳由进风口、壳体、吸声层、底座及出风口组成。进风口位于壳体的上方,与壳体通过法兰连接;吸声层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所述底座在壳体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电机支撑壳由电机筒、电机固定架、支架以及隔振器构成,所述电机固定架位于电机筒内部,所述支架位于电机固定架下部,所述隔振器位于支架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节能、低噪、振动小、占地面积小、无传动链、电机内置、寿命长,投资少,安装检修方便等优点,可广泛用于高层建筑、一般建筑、地下车库和工矿企业等各种通风换气场所,特别适用于各种建筑物的专用消防排烟及有毒有害气体输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磁浮径混式通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机支撑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5所示为一种磁浮径混式通风机,包括带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蜗形机壳3,在所述的机壳内底部中心位置通过一柔性软接装置6连接一电机支撑壳,在所述电机支撑壳5上设置一电机4,所述电机的电机轴连接其上方的一叶轮2,在所述叶轮上方设置一永磁吸盘1。
所述机壳由进风口31、壳体32、吸声层33、底座34及出风口35组成。进风口位于壳体的上方,与壳体通过法兰连接;吸声层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所述底座在壳体的下方。
所述电机支撑壳由电机筒51、电机固定架52、支架53以及隔振器54构成,所述电机固定架位于电机筒内部,所述支架位于电机固定架下部,所述隔振器位于支架下部。
所述叶轮2由轮毂21、轮盖22、叶片23、轮盘24、辐板25组成。叶片23装于轮盘24上。轮盘24通过辐板25与轮毂21相连。轮盖22装于叶片23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磁浮径混式通风机,电机和叶轮采用A式直联,固定在电机支撑壳上,属于风机的核心部分,电机带动叶轮转动时产生振动,设计时采用独特的隔振方式,在核心部分下部安装隔振器,并且此核心部分与机壳采用柔性软接方式,此核心部分位于设备的中心,且与整体设备独立分开,最大限度的防止了振动的传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磁浮径混式通风机,在叶轮上方的永磁吸盘可以给叶轮一个向上的吸力,从根本上改变了轴和轴承的受力方式,使轴承不再受叶轮本身的重力和力矩的作用,延长了电机轴承的使用寿命。另外,叶轮运转方式改变,无须传动链,使风机占地面积也相应减少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磁浮径混式通风机,机壳采用蜗形结构,其中内表面设有吸声层,这样可减少气流的辐射噪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人阳光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人阳光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92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