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救护担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8331.6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9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嘉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刘嘉威 |
主分类号: | A61G1/017 | 分类号: | A61G1/017;A61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翔;李弘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救护 担架 | ||
1.一种多功能救护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一端的调节件、可拆装地装设于第二支架另一端的第三支架、及装设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的承载组件,所述调节件包括一固定杆、与固定杆枢接的调节杆、及套设于调节杆上并与调节杆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母,所述调节杆连接于第一支架上,该调节杆包括一枢接部,所述固定杆连接于第二支架上,该固定杆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调节杆的枢接部对接,该限位部开设有一竖向的限位槽,所述枢接部插设于限位槽内;所述承载组件包括主体部、腰带及上固定带,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第三支架,所述主体部连接第三支架的部分背面包括肩带,所述腰带装设于肩带上,所述上固定带两端分别固设于第一支架的两侧;当转换为担架模式时,取下第三支架,向上旋转调节杆,再旋转调节螺母,调节螺母与固定杆相互抵顶,使固定杆和调节杆相互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救护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部呈L形设置,枢接部的一端垂直向下延伸形成一凸部,凸部上设有枢接孔,所述限位部呈L形设置,包括一向下延伸的凸起部,该限位部的凸起部设有水平贯穿限位槽的开孔,所述调节件还包括一销钉,所述销钉穿设于开孔和枢接部的枢接孔,使调节杆枢接于固定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救护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还包括一连接于枢接部上的套杆,所述套杆靠近枢接部的一端的外表面上设有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救护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一基杆,所述基杆呈“U”型,所述套杆套设于基杆的一端上并与之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救护担架,其特征在于:枢接部靠近的套杆的一端外部尺寸小于所述调节螺母的内径,使得调节螺母朝枢接部一端旋转运动时将枢接部部分容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救护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的上下贯穿的同时该限位槽朝固定杆一侧向外贯穿,该限位部的内侧面及上端面均呈平整设置,形成第一卡持面及第二卡持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救护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还包 括一连接于限位部一端的连接管,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二连接杆及垫部,每一连接杆两端分别与固定杆的连接管和第三支架连接,所述垫部每一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连接杆和固定杆的内侧面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救护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架包括二担杆、二搭接件及连接件,所述担杆相对设置并分别连接于第二支架的连接杆上,所述二支脚分别竖直固设于二担杆靠第二支架的一端,所述二搭接件水平枢接于担杆上,所述连接件两端分别与二搭接件的自由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救护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架包括还包括二支脚,将所述第三支架的二担杆分开,通过支脚和担杆的配合,成为二独立的拐杖。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救护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搭接件靠近连接件的一端设有一卡孔,所述连接件两端内部分别装设有卡块,所述卡块部分伸出于连接件外,所述卡块通过一弹簧连接于连接件上,所述卡块部分卡设于搭接件的卡孔内,从而使连接件与二搭接件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刘嘉威,未经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刘嘉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833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用于多物理场耦合条件下的拉扭复合夹具
- 下一篇:一种干衣机排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