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火护套屏蔽软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6861.7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9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交泰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26;H01B7/29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6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火 护套 屏蔽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尤其是一种耐火护套屏蔽软电缆。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行业是中国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行业,产品品种满足率和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超过90%。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电线电缆总产值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电线电缆生产国。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为线缆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市场强烈的诱惑力,使得世界都把目光聚焦于中国市场,在改革开放短短的几十年,中国线缆制造业所形成的庞大生产能力让世界刮目相看。随着中国电力工业、数据通信业、城市轨道交通业、汽车业以及造船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线电缆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未来电线电缆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现有的普通耐火电缆应用于科技密集型场所、人员集中,突发事件时易造成群死群伤的公共场所、高层建筑物、娱乐场所及众多高质量和有高度安全隐患的建筑项目在火灾情况发生时,普通耐火电缆的供电给救援时间经试验及实际应用最长只有40-90分钟,远远达不到现场救援所需要的供电、信号传输的黄金救援时间,所以会导致伤亡惨重、群死群伤的事件屡屡发生,给国家及个人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火护套屏蔽软电缆,用以解决现有耐火电缆在火灾情况下可提供的供电时间较短,不能满足救援需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耐火护套屏蔽软电缆,由内到外依次包括:位于中心的内缆簇,高阻燃材料层、高阻燃带、金属铠装护套,以及热缩型低烟无卤聚烯烃阻燃护套;其中所述的内缆簇至少由2条相互绞合的内缆构成;所述的每一内缆包括:内部中心的铜导线,在所述铜导线外部采用双面玻璃纤维金云母带多层缠绕结构再挤包热缩型无卤低烟聚烯烃阻燃绝缘层;所述的铜导线由至少2根单丝绞合而成。
其中,所述高阻燃材料层填充于内缆簇的缝隙中。
其中,所述高阻燃带缠绕于高阻燃材料层外部。
其中,所述金属铠装护套采用铝合金带连续互锁缠绕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耐火护套屏蔽软电缆可应用于供电、控制、视频及信号传输等领域,且在燃烧环境下使用时,经严格实验检测通电时间长达180-300分钟以上,为火灾救援现场大大延长黄金救援时间,不仅可提供消防设施供电的需要,更能保障监控图像及信号的传输保持畅通,大大延长了救援现场内部信息的反馈,为缩短救援时间提供宝贵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耐火护套屏蔽软电缆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5条相互绞合的内缆为例,参见图1所示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耐火护套屏蔽软电缆,由内到外依次包括:位于中心的内缆簇1,高阻燃材料层2、高阻燃带3、金属铠装护套4,以及热缩型低烟无卤聚烯烃阻燃护套5,其中内缆簇1由5条相互绞合的内缆10构成。绞合完成后,由于拧成一股的内缆簇1非圆柱形,并存在缝隙,采用高阻燃材料层2填充于内缆簇1的缝隙中使其成为规整的圆柱形,高阻燃材料层2可采用热缩型低烟无卤聚烯烃阻燃材料。高阻燃带3缠绕于高阻燃材料层2外部,具体可以采用多层缠绕结构,高阻燃带3可采用双面玻璃纤维增强型金云母带或其它高阻燃玻璃纤维带。金属铠装护套4可采用铝合金带连续互锁缠绕结构。上述的每一内缆10中又包括:内部中心的铜导线101,在铜导线101外部采用双面玻璃纤维(增强型)金云母带102多层缠绕结构再挤包热缩型无卤低烟聚烯烃阻燃绝缘层103,其中的铜导线101由至少2根单丝1011绞合而成。
在具体实现中,本实施例的耐火护套屏蔽软电缆可以作为高阻燃、高耐火耐高温消防专用应急信号传输电源软电缆。铜导线101采用T1R型电工圆铜线坯经冷拉工艺、高频淬火工艺生产,它的铜材的密度和导体的表面积均比实芯铜杆要大得多,由多根单丝绞合工艺合股,电缆相对比较柔软。由于机械化连续生产,电缆长度可以满足配电长度需要,无需中间接头。电缆的绝缘材料可采用双面玻璃纤维增强型金云母带102多层缠绕再挤包热缩型无卤低烟聚烯烃阻燃绝缘层103,多层工艺生产,可在1100℃火焰燃烧、1KV电压下300分钟不击穿,绝缘电阻不小于1.0mΩ。绞合工艺过程中再次经过高频火花机高达10KV高压检测,彻底杜绝安全隐患。绞合完成后填充高阻燃(特殊)材料层2,其次缠绕高阻燃玻璃纤维带3,再利用5052H24型铝合金带采用连续互锁缠绕工艺生产金属铠装护套4,最后挤包耐高温热缩型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5。既保证了电缆接地的安全性能、屏蔽性能、防腐性能、防潮性能,互锁缠绕工艺又具有很高的弯曲性能,更适合长距离供电及信号传输,且施工安装十分方便、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交泰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交泰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68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