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电子点火器的插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6442.3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0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曾利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利祥 |
主分类号: | F23Q3/01 | 分类号: | F23Q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韩炜 |
地址: | 550005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电子 点火器 插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电子点火器的插件,属于打火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民用打火机市场种类繁多,我国是世界上生产打火机产量最多的国家也是消费最大国。全国打火机年需求量120亿只左右。打火机属低质易耗品,售价低,为了获取最大利益,要求生产厂家尽可能降低成本。目前市场90%打火机产品是用电子点火器点火,该打火机的关键零部件是压电陶瓷电子点火器,以下简称“电子”,电子在外力作用下由于压电陶瓷材料的“压电效应”对结构中的压电陶瓷发生冲击则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产出的电火花点燃可燃气体形成火焰,这就是打火机的点火原理。
目前打火机的生产市场竞争十分严峻,以目前的售价,要从原材料上来降低成本几乎是没有空间的。小小一只电子由十一个零件组成,其中包括塑料制品件、金属冷锻件、板料冲压件、螺纹加工件和弹簧制造等等,每个零件的价格只有几厘钱。要想从材料成本上获取利润空间已经不可能了,为此国内各生产厂家都在动脑筋,纷纷整合、规模化生产、扩大生产批量,采用单机自动、生产线、模具、数控、自动化等渠道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工人数量来挖掘利润空间,降低生产成本。
现有的打火机电子点火器如附图7所示,电子点火器为整体式结构,电能输出是通过单股金属铜芯线与压电陶瓷间的铜片连接,这种 连接方法是用环氧胶粘接,滴胶操作有污染,胶水固化周期长,工装量大,占据生产车间面积大,而且为了固定住单股金属铜芯线还在机壳内部设置有专门的定位导向柱,而且由于单股金属铜芯线比较柔弱,固定时装配比较麻烦,单件装配时间比较长,而且使用人工装配,耗费大量人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电子点火器的插件,该插件改变了原有打火机的生产和装配工艺,使得生产企业从打火机的生产和装配工艺上获取利润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电子点火器的插件,包括有绝缘塑料体,绝缘塑料体的竖直中心孔中插入有导电金属丝,所述导电金属丝末端与点火器侧面伸出的导电金属片接触。
前述的组合式电子点火器的插件,所述导电金属丝的末端为帽体结构。
前述的组合式电子点火器的插件,所述导电金属丝的末端伸出中心孔后弯折,其弯折方向与导电金属丝头端的弯折方向相反。
前述的组合式电子点火器的插件,所述绝缘塑料体侧身下端设置有工艺定位台。
前述的组合式电子点火器的插件,所述绝缘塑料体的横断面尺寸至上而下逐渐变小。
前述的组合式电子点火器的插件,所述绝缘塑料体的横断面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前述的组合式电子点火器的插件,所述多边形为矩形、梯形或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插件为一个独立部件,与点火器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电子点火器,该插件在装配时通过机器直接 插入到机壳内部设置有的定位槽中即可,不需要人工装配,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力输出,该插件的末端与点火器侧面伸出的导电金属片接触,取消了原有打火机中环氧胶粘接单股金属铜芯线的工艺,从而取消了相对应的滴胶设备以及相应的操作人员,减少了人力输出,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插件对应的电子点火器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与原来用环氧胶连接铜片导线相比可节省时间70%,节省人工60%,缩小车间占地面积,实现机械化模块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收益。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插件与点火器配合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插件与点火器配合示意图;
附图7为现有打火机电子点火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绝缘塑料体,2-导电金属丝,3-工艺定位台,4-点火器,5-导电金属片,6-帽体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组合式电子点火器的插件,如附图1-6所示,包括有绝缘塑料体1,绝缘塑料体1的竖直中心孔中插入有导电金属丝2,导电金属丝2的头端伸出绝缘塑料体1的中心孔后弯折,使得弯折后的导电金属丝2头端装配好后可以对应到液化气抽取部件的喷气口。绝缘塑料体1侧身下端设置有工艺定位台3。在批量规模生产中模块化装配时定位所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利祥,未经曾利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64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燃烧效率的煤炉
- 下一篇:一种播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