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虹吸式农田供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5987.2 | 申请日: | 2013-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5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术彬;袁安丽;常俊德;田振华;刘发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3B7/00 | 分类号: | E03B7/00;E03B7/07;E03B5/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宏威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虹吸 农田 供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田供水灌溉领域。
背景技术
农田灌溉水源的主要来源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利用地表水灌溉的主要水源是水库和塘坝。在水田灌溉中,小水库、小塘坝的水田灌溉面积占总水田灌溉面积的20%以上,是农业发展的有益补充。关于建设水库和塘坝的国家工程建设标准中明确规定,水库和塘坝的工程建筑物配套设施包括大坝、溢洪道和放水管。而在农村,农民使用的小水库和小塘坝是由农民一家一户或几户合伙建成的,这种小水库或小塘坝工程质量差、工程建设标准低,达不到国家工程建设标准,而且工程建筑物不配套。例如,有些小水库或小塘坝只有溢洪道,但没有放水管;而有些小水库或小塘坝有溢洪道和放水管,但放水管采用的是木制放水管或塑料管,容易损坏。农民在采用自建的小水库或小塘坝对农田进行灌溉时,放水管还容易出现渗漏现象,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危及坝体安全。农民每次灌溉农田时,都需要重新启动水泵,并重新安装灌溉设施,导致农民取水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采用自建的小水库或小塘坝灌溉农田时放水管容易渗漏导致坝体安全性低的问题,以及为了解决灌溉农田时取水不方便的问题。现提供一种虹吸式农田供水装置。
一种虹吸式农田供水装置,该装置包括水泵和控制阀,该装置还包括进水管、一号弯头、回形水管、一号阀门、二号阀门、三号阀门、二号弯头、出水管、三号弯头和引水管;
所述回形水管包括A水管、B水管、C水管和D水管,所述A水管、B水管、C水管和D水管首尾依次连通组成“回”字形;A水管与B水管的接口处为回形水管的入水口,A水管与D水管的接口处为回形水管3的出水口;
进水管的出水口与一号弯头的入水口连通,一号弯头的出水口与回形水管的入水口连通,回形水管的出水口与出水管的入水口连通,出水管的出水口与三号弯头的入水口连通,三号弯头的出水口与引水管的入水口连通;
所述控制阀设置在引水管的管体上;
所述一号阀门设置在回形水管的A水管的中间位置,所述二号阀门和三号阀门分别设置在回形水管的B水管和D水管的中间位置,所述水泵设置在回形水管的C水管的中间位置。
所述进水管、回形水管、出水管和引水管均为钢管,一号弯头和二号弯头均为钢制弯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虹吸式农田供水装置利用了虹吸原理。启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虹吸式农田供水装置时,首先关闭一号阀门,打开二号阀门和三号阀门,然后启动水泵,此时水库中的水从进水管进入并经过回形水管流至出水管,此时水已进入出水管,然后再关闭二号阀门和三号阀门,同时停止水泵,打开一号阀门,此时进水管、回形水管的A水管和出水管形成连通管路,打开引水管上的控制阀,根据虹吸原理,水从进水管流进回形水管A水管,然后流向出水管和引水管,需要灌溉农田时,将控制阀打开,水就从引水管流出。灌溉完毕时,将控制阀关闭即可。再次灌溉农田时,只需要对控制阀进行操作即可,不需要再重新启动水泵,方便农民及时取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虹吸式农田供水装置,只需启动一次水泵,以后再使用该装置进行农田灌溉时,只需要操作控制阀,方便农民及时取水灌溉农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虹吸式农田供水装置中的进水管、一号弯头、回形水管、二号弯头、出水管和引水管均采用钢管,不会出现渗漏现象,对坝体安全没有影响,与采用木制放水管或塑料管的放水管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虹吸式农田供水装置对农田进行灌溉,坝体安全性提高了5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虹吸式农田供水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虹吸式农田供水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照图1和图2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虹吸式农田供水装置,该装置包括水泵11和控制阀12,该装置还包括进水管1、一号弯头2、回形水管3、一号阀门4、二号阀门5、三号阀门6、二号弯头7、出水管8、三号弯头9和引水管10;
所述回形水管3包括A水管、B水管、C水管和D水管,所述A水管、B水管、C水管和D水管首尾依次连通组成“回”字形;A水管与B水管的接口处为回形水管3的入水口,A水管与D水管的接口处为回形水管3的出水口;
进水管1的出水口与一号弯头2的入水口连通,一号弯头2的出水口与回形水管3的入水口连通,回形水管3的出水口与出水管8的入水口连通,出水管8的出水口与三号弯头9的入水口连通,三号弯头9的出水口与引水管10的入水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59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