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胸腔闭式引流瓶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5320.2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4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丹;黄东;刘弦;刘洁;陈艳;高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市太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宋志雄 |
地址: | 44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胸腔 引流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护用具的护具,具体是胸腔闭式引流瓶固定器。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临床上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将胸腔闭式引流瓶悬挂在床边距离未能低于60 CM,且经碰撞后容易摇晃,增加了脱管的风险。
文件一是:申请号:201020287482.0 申请日:2010-08-10胸腔闭式引流瓶固定盒,是在盒体的内部中间部位设有一隔板,隔板将盒体间隔,在盒体上设有视窗,视窗的边缘设有镶槽,在镶槽内设有透明玻璃。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具有引流瓶放置稳固,不宜倾斜或翻倒,避免了瓶体与周围物品碰撞,更换引流瓶省时省力、方便快捷等优点。
文件二是:申请号:201020556233.7 申请日:2010-09-30胸腔闭式引流瓶固定带,包括腰带(1)和胸瓶挂带(2);所述胸瓶挂带(2)套在腰带(1)上,胸瓶挂带(2)上具有若干用于挂接负压胸瓶的钩孔(3);胸瓶挂带上部具有使腰带(1)穿过的环形套(4),胸瓶挂带(2)上的钩孔(3)上、下多排设置,每排的钩孔为两个。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固定带,显著提高了引流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活动时的便携性,可有效降低胸腔引流管滑脱事件及引流瓶负压消失的发生率,减轻病人再次置管的痛苦,缩短病人的带胸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心理负担。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简单、成本低、易于操作、使用方便的特点。
其中文件一中虽然利用盒体使引流瓶放置稳固,不宜倾斜或翻倒,但是其是利用盒体和引流瓶的自重达到放置稳固,其稳定性能较差,如果有外力的使用同样还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再者透明的玻璃视窗仅仅是满足局部视野的观察,同样也有局限性。
文件一中是利用腰带来固定,主要是针对病情较轻的病人使用,当重病人躺下时就必须改变使用方式才能够继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对病情较重的且需要使用胸腔闭式引流的病人实施安全有效的引流,特提出胸腔闭式引流瓶固定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胸腔闭式引流瓶固定器,包括一个筒体,筒体的两侧对称设有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是一个用有机玻璃制成的筒体,筒体的的侧边另设有开口。
对上述方案的改进在于:开口的底部是圆弧状。
对上述方案的再改进在于:在筒体的底部设有一个或多个吸盘。
对上述方案的再次改进在于:吸盘为四个,在筒体底部的四角设定。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筒体是机玻璃制成的,可以全方位观测引流瓶的量及性质,把手的设置可以随时提取该固定器,开口的设置时为了让引流瓶的导管能够有一个梳理的开口。
圆弧状的底部则是为了防止导管的割破。
筒体底部的吸盘是为了让该筒体能够吸附在固定物上,防止外力使筒体倾倒,起到了稳定的固定作用,多个吸盘的使用起到更加稳定的作用。
四个吸盘的使用从筒体底部的四个角度吸附和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并将胸腔闭式引流放置在其中,既达到重力引流的有效距离,又防止引流瓶倾倒,使引流瓶能妥善放置,减少脱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筒体,2是把手,3是开口,4是圆弧状,5是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
胸腔闭式引流瓶固定器,包括一个筒体1,筒体1的两侧对称设有把手2,筒体1是一个用有机玻璃制成的筒体,筒体1的侧边另设有开口3。
开口3的底部是圆弧状4。
在筒体1的底部设有一个或多个吸盘5。
吸盘5为四个,在筒体1底部的四角设定。
采用透明有机玻璃材质,能随时观察引流液体的量及性质,底部有四个强力吸盘,将固定器牢牢固定在地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市太和医院,未经十堰市太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53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肾内科用透析管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温差发电测温的容器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