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儿气管插管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5194.0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4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云;杨子江;杨玉梅;柯晓燕;齐旭升;王素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市太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宋志雄 |
地址: | 44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儿 气管 插管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中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具体是小儿气管插管固定器。
背景技术
1、机械通气是儿科急重症医学发展的基石,是抢救各种呼吸衰竭患儿的唯一救治手段,气管插管是机械通气最重要的第一步,插管成功后气管插管的固定至关重要。
2. 机械通气的患儿气道护理是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
3. 传统的气管插管固定是通过胶布把气管插管与长约4cm直径约2-4cm的圆柱体固定后粘贴于患儿面部,操作复杂,固定不牢固,患儿舒适感差,更换困难,护理操作不方便。
申请号为CN201310175485申请日 2013.05.14一种气管插管固定器,包括挡板、槽型通道,所述的挡板为硬质材料,槽型通道为弹性材料,挡板中部设有突起的牙咬部,牙咬部的形状与槽型通过的上端形状匹配,槽型通道的上端包裹并固定连接在牙咬部上,复合后的牙咬部内硬外软。气管插管固定器的牙咬部为内硬外软,内部的PC材料具有足够的硬度避免通道被咬闭合,外部的TPE材料又具有足够的柔软度来保护病人牙齿。
申请号 CN201320175268申请日 2013.04.09气管插管固定装置,一种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带体,其由棉布制成,用于套设在患者头部,所述第一带体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通过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的连接形成所述第一带体长度可调节的环形轮廓;第二带体,其与所述第一带体固定连接,用于固定气管插管。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棉布材料制成,透气性好,延长了留置时间,减少了过敏的机会。由于结构较为简单,在抢救病人时,操作简便,缩短了抢救时间。
以上两个专利都能够解决气管插管的固定问题,但是对于特定人群尤其是PICU病情危重患儿,就不能够解决临床的问题,因为PICU病情危重患儿,机械通气时间长,并发症多,患儿舒适感差,护理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针对PICU病情危重患儿,机械通气时间长,并发症多,患儿舒适感差,护理操作不方便的特点,特提出小儿气管插管固定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小儿气管插管固定器,包括一椭圆形的面板,面板的两端设有带扣,带扣通过弹性带或者绑带连为一体,面板的内侧面是弧形面,其特征在于:在面板上向下设有和气管插管配合的凹槽,该凹槽向正中部弯曲,成一个弯曲通道,紧邻弯曲通道外面再设有一个吸痰孔。
对上述方案的改进在于:弯曲通道的底部设有一个圆弧形托架。
对上述方案的改进在于:吸痰孔呈水滴状并横向设置。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面板对准小儿的嘴部,利用绑带或者弹性带从小儿脑后固定, 面板的内侧是圆弧面保证小孩嘴部的舒适,使已经插好了的气管插管从凹槽向下并沿弯曲通道放入,到达弯曲通道的底部,保证了放入的安全,对气管插管没有位置的影响和干涉,使气管插管能够从口腔内顺利导出和放置,一人即可操作,也不用使用胶布的缠绕,气管插管利用其自身的弹性在弯曲通道内有限地活动,则使得该气管插管能够在安全的位置位移。
紧邻弯曲通道外面再设有一个吸痰孔是为了方便医护人员能够对小儿口腔内的痰能够顺利吸出。
圆弧形托架一是为了防止气管插管在面板上容易打折影响插管的使用,二是防止小儿对气管导管的咬破其支撑作用。
吸痰孔呈水滴状并横向设置是为了能够从小儿嘴角处吸出不影响气管插管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固定牢固,患儿舒适,更换固定器方便易行,可一人操作,固定器设有吸痰孔,便于护理操作,减少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是面板,2是代扣,3是弹性带或者绑带,4是凹槽,5是弯曲通道,6是吸痰孔,7是圆弧形托架,8是弧形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2所示。
小儿气管插管固定器,包括一椭圆形的面板1,面板1的两端设有带扣2,带扣通2过弹性带或者绑带3连为一体,面板1的内侧面是弧形面8,在面板1上向下设有和气管插管配合的凹槽4,该凹槽4向正中部弯曲,成一个弯曲通道5,紧邻弯曲通道5外面再设有一个吸痰孔6。
弯曲通道6的底部设有一个圆弧形托架7。
吸痰孔6呈水滴状并横向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市太和医院,未经十堰市太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51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管切开术切口保湿防污染装置
- 下一篇:一种静脉注射护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