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衣物收纳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5178.1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6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阳;吕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阳;吕蒋伟 |
主分类号: | A47G25/00 | 分类号: | A47G2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衣物 收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衣物整理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衣物收纳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每户家庭中的衣物以及毛毯、被褥等各种织物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而家中的储藏空间有限,如果不能将这些衣物折叠整理好并分类放置将导致很多衣物没有空间放置或者放置好以后寻找起来很不方便。
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家中衣物的整理以及收纳工作,现在市场上面各种各样的收纳箱能帮助人们解决储藏空间不够的问题,而种类繁多的专用衣物折叠板也能帮助人们解决衣物折叠的问题,但是在衣物或者毛毯、被褥折叠放置好以后,如果要再次需要将其取出来的时候就会遇到问题,因为需要拿取的衣物往往放置在各种衣物的中间或者被各种其他物品压住,这样抽取衣物的时候就会使折叠好的衣服散架或者其周围的衣服松散开来,这样就要重新整理一大堆的衣物,费时费力。
而且折叠好的衣物一般只能平放,往上叠加,不能竖向或者侧向放置,这就导致很多储物空间的利用率不高。
现在的衣物的存放一般都是各种衣物堆放在一起,如果在紧急的情况下要准确的找到一件衣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如果能在存放的衣物上做一个明显的标记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现在急需一种能方便衣物以及毛毯、被褥等各种织物折叠存放,又方便衣物的抽取,又能使衣物能够竖向或侧向放置的收纳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衣物收纳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使折叠好的衣物在抽拿的时候保持原状,也不会使周围的衣物松散开来,能使衣物能竖向或侧向放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衣物收纳板,包括支撑基板和扣条,所述的支撑基板呈矩形,其沿着长边的中部均匀布置有与短边平行的若干条对折折痕,所述的支撑基板的一条短边的中部延伸布置有领口过渡部,所述的领口过渡部的自由端与扣条连接部的一边中部相接,所述的扣条连接部与支撑基板的短边等长并平行,其两端分别与对称布置在支撑基板的两侧并与支撑基板的长边平行的扣条一端相连,所述扣条的另一端布置有扣接部。
所述的扣条连接部上与其长边平行均匀布置有两条加强折痕,所述的扣条连接部上沿着自由端长边均匀布置有若干个T形扣齿,该扣条连接部的另一侧长边与T形扣齿相对应的位置布置有扣接孔,所述的扣条连接部沿着加强折痕弯折、T形扣齿与扣接孔相扣形成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立体加强部。
所述的扣接部由若干个沿着扣条的两条长边均匀错位布置的矩形缺口组成,所述的矩形缺口的底部布置有向扣条的自由端延伸的矩形延伸缺口部,所述的矩形缺口与扣条的长边之间通过倒角部过渡连接,位于支撑基板两侧的扣接部呈对称布置。
所述的对折折痕为四条。
所述的领口过渡部的两侧通过斜线边缘与支撑基板的长边相接,该斜线边缘处对称布置有与领口过渡部相接的防滑缺口。
所述的扣条的一端通过直角弯弧部与扣条连接部相连,所述的直角弯弧部沿着弧线均匀布置有若干条弯曲折痕。
所述的支撑基板的中部靠近领口过渡部的位置安装有夹持片,该夹持片的上端与支撑基板相连,另一端为圆弧自由端,该圆弧自由端的一侧开有钩物缺口,所述的支撑基板的一侧沿着边缘裁切去一块直角三角形留下缺口斜边,该缺口斜边与支撑基板的短边之间的锐角夹角为70°~80°,该结构适用于裤类衣物的收纳放置。
所述的领口过渡部的中部开有一个吊挂孔,该吊挂孔的一侧、领口过渡部与扣条连接部连接的位置布置有与扣条连接部平行的折痕。
所述的支撑基板的四个顶角均布置有圆角。
所述的支撑基板、扣条、领口过渡部和扣条连接部均采用PP塑料板或铝合金板或纸板制成,并为一体式结构。
对于具有衣领的衣物的收纳的时候,可以加长领口过渡部的短边,使衣领具有足够的放置空间。
对于毛毯、被褥等较大类的物品的收纳的时候,可以整体放大收纳板的尺寸,并加板材的厚度,以提高收纳板的支撑度。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阳;吕蒋伟,未经张阳;吕蒋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51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