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对称半桥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5117.5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0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任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217 | 分类号: | H02M7/21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对称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对称半桥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尺寸LED屏的电源市场中,电源一般采用的是不对称半桥电路,此类电源的特点是低压大电流输出。因此,市场上的电源大部分都是针对这一特点采用自驱动同步整流电路来提高电源的整体效率。
现有技术中,不对称半桥电路的驱动电压主要是通过稳压管稳压后驱动整流MOS管(又称为场效应晶体管),如图1所示,该电路的驱动原理如下:
当变压器T300的原边绕组的同名端为负时,驱动电压通过稳压管Z306稳压,使整流MOS管Q312和整流MOS管Q313导通;当变压器T300的原边绕组的同名端为正时,驱动电压通过稳压管Z300稳压,使整流MOS管Q300和整流MOS管Q302导通。
然而,上述驱动电压在开关机瞬间过高,而只使用一个稳压管并不能有效稳压,使变压器T300的副边绕组输出的电压有可能超过整流MOS管的栅极电压上限。因此,瞬间过大的电压可能会导致整流MOS管击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对称半桥电路,能够控制同步整流管的驱动电压在合理电压范围内,保证电源可靠工作,同时,适用范围广,电路简单且成本低廉。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不对称半桥电路,包括变压器T300、与所述变压器T300连接的稳压电路,以及与所述变压器T300和所述稳压电路连接的整流电路;所述变压器T300包括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所述副边绕组包括第一连接端A1、第二连接端A2和第三连接端A3;
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第一稳压管Z306、第二稳压管Z300、第一隔离电路D313、第二隔离电路D300、第一三极管Q314、第二三极管Q301、第一电阻R369、第二电阻R370、第三电阻R371、第四电阻R356、第五电阻R357和第六电阻R360;
所述副边绕组的第一连接端A1和所述第一三极管Q31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314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一电阻R36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369的另一端和所述整流电路连接;
所述第一三极管Q314的基极和所述第一稳压管Z306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管Z306的正极接地;
所述第一隔离电路D313的负极和所述第一三极管Q31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隔离电路D313的正极和所述第一三极管Q314的发射极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R371的一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Q31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7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Q314的基极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R370的一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Q31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370的另一端和所述整流电路连接;
所述副边绕组的第三连接端A3和所述第二三极管Q30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301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四电阻R35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356的另一端和所述整流电路连接;
所述第二三极管Q301的基极和所述第二稳压管Z300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稳压管Z300的正极接地;
所述第二隔离电路D300的负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Q30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隔离电路D300的正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Q301的发射极连接;
所述第六电阻R360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三极管Q30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360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三极管Q301的基极连接;
所述第五电阻R357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三极管Q30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357的另一端和所述整流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不对称半桥电路,能够采用线性稳压电路对驱动电压进行稳压后再去驱动整流MOS管,使驱动电压保持在合理的电压范围内,以保证MOS可靠工作;适用范围广,能应用于所有电路拓扑为不对称半桥的大尺寸LED屏的驱动电源电路上;电路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不对称半桥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不对称半桥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不对称半桥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51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空调鼓风电机转速控制器
- 下一篇:逆变器及其绕线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