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应釜出料口爆瓷修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9808.4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8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自玉;梅忠;袁建平;王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融汇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釜出料口爆瓷 修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反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反应釜出料口爆瓷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化工生产重要的设备,反应釜出料口拐角处易出现爆瓷,影响生产效率以及生产的安全性。
需对反应釜出料口的爆瓷处进行修复,现有多是通过修补剂直接修补,修补质量不高,修补处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反应釜出料口爆瓷修复结构,其修复质量好,使用寿命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反应釜出料口爆瓷修复结构,包括护套,所述护套包括护套Ⅰ和护套Ⅱ,护套Ⅰ卡在反应釜出料口内侧,护套Ⅱ卡在反应釜出料口外侧,护套Ⅰ和护套Ⅱ固定在一起,护套Ⅰ与反应釜出料口拐角处之间形成的腔体内设有防腐密封填充物。
进一步的,所述护套Ⅰ与反应釜出料口拐角处之间形成的腔体两边缘处均设有密封圈。
所述护套Ⅰ和护套Ⅱ通过固定螺栓穿过固定在一起。
所述护套Ⅰ和护套Ⅱ的材质采用聚四氟乙烯。
所述固定螺栓的两端部与两护套之间均设有垫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护套和防腐密封填充物组合对反应釜出料口的爆瓷处进行修复,多道密封防线,显著提高了修补质量,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出料口爆瓷修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垫板Ⅰ、2.护套Ⅰ、3.密封圈Ⅰ、4.防腐密封填充物、5.密封圈Ⅱ、6.护套Ⅱ、7.垫板Ⅱ、8.固定螺栓、9.反应釜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搪瓷反应釜出料口爆瓷修复结构,包括护套,其护套包括设在上部的护套Ⅰ2和设在下部的护套Ⅱ6,护套Ⅰ2卡在反应釜出料口9内侧,护套Ⅱ6卡在反应釜出料口9外侧,固定螺栓8穿过护套Ⅰ2和护套Ⅱ6中的固定孔将其固定在一起,使两护套卡紧在反应釜出料口处。
护套Ⅰ2与反应釜出料口9拐角处之间形成的腔体内设有防腐密封填充物4,防腐密封填充物4优选用搪瓷反应釜修补剂,对其反应釜出料口9的爆瓷处进行修补密封。通过护套Ⅰ2压紧再进一步的密封,并在护套Ⅰ2与反应釜出料口9拐角处之间形成的腔体两边缘处均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为设在上部的密封圈Ⅰ3和设在下部的密封圈Ⅱ5,两密封圈采用氟橡胶O型密封圈,保证密封效果。
护套Ⅰ2和护套Ⅱ6的材质采用聚四氟乙烯,性能稳定,并且与反应釜出料口具有较好的贴合效果。
固定螺栓8的两端部与两护套之间均设有垫板,垫板为设在上部的垫板Ⅰ1和设在下部的垫板Ⅱ7,两垫板起到加强作用,提高两护套之间的紧固力,提高密封效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融汇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芜湖融汇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98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