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扭矩限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7450.1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2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林子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东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00 | 分类号: | H02K11/00;B23Q1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钟毅虹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扭矩 限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扭矩限制器,所述扭矩限制器顾名思义即载荷(负载)超出某一限定值,为了维护机器及设备的安全而设计的保护装置。本实用新型所指的扭矩限制器主要是针对于机器及设备的轴向载荷(包括拉力和推力)过载进行保护的直线限力器,对电机做到保护作用。
背景技术
在数控机床设备排屑系统中的螺旋卷屑杆,常发生因电机过载引起的故障或堵转现象。而电机过载常是因螺旋卷屑杆的扭矩超过设定值造成的。如何解决螺旋卷屑杆的扭矩过大对电机造成的影响,一直是设备制造业者研发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扭矩限制器。该扭矩限制器在轴向负载件超过设定值时,就会产生分离,从而有效保护了动力传动件(如电机、减速机、伺服马达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
一种扭矩限制器,设置在动力传动件与由该动力传动件驱动的轴向负载件之间;所述扭矩限制器包括两棘轮和一抵顶在两棘轮之间的弹簧;其中,两棘轮中的第一棘轮固定连接轴向负载件,并移动套设在一棘轮套内;两棘轮中的第二棘轮固定套接在所述的棘轮套内,并固定连接动力传动件。
进一步说,所述第一棘轮设有一凹部,第二棘轮对应设有凸部,以使第一棘轮的凹部通过弹簧弹性套设在第二棘轮的凸部外。
更一步说,所述第二棘轮由两个连接的棘轮组成。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扭矩限制器通过弹性配合的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在轴向负载件载荷超出限定值发生堵转的状态下,使第一棘轮脱离棘轮套,以实现对电机的保护。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扭矩限制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扭矩限制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扭矩限制器在堵转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一种扭矩限制器设置在动力传动件与由该动力传动件驱动的轴向负载件之间。现以数控机床设备排屑系统中的螺旋卷屑杆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扭矩限制器。
如图1所示的扭矩限制器包括两棘轮10和一抵顶在两棘轮10之间的弹簧20,以使该扭矩限制器设置在电机30与由该电机30驱动的螺旋卷屑杆40之间。
本实用新型两棘轮10中的第一棘轮11固定连接螺旋卷屑杆40,并移动套设在一棘轮套50内。两棘轮10中的第二棘轮12固定套接在所述的棘轮套50内,并固定连接电机30。
所述第一棘轮11由一穿出棘轮套50固定连接螺旋卷屑杆40的头部和一形成凹部的尾部一体形成。所述第二棘轮12是由两个连接的前、后棘轮121、122组成的。为提升第一棘轮11和第二棘轮12弹性连接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第二棘轮的前棘轮121前端部对应第一棘轮11的凹部形成凸部,以使所述第一棘轮11的凹部通过弹簧20弹性套设在第二棘轮12的凸部外。第二棘轮12通过后棘轮121固定连接电机30和棘轮套50上。
如图2所示,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扭矩限制器,弹簧涨紧第一棘轮11和第二棘轮12,使第一棘轮11与棘轮套50紧配合,在电机30的驱动下,第二棘轮12通过棘轮套50带动与第一棘轮11固定连接的螺旋卷屑杆40工作。
如图3所示,堵转工作状态下的扭矩限制器,由于螺旋卷屑杆40的扭矩过大,螺旋卷屑杆40的轴向力推顶第一棘轮11,使弹簧塑性变形,促使第一棘轮11与棘轮套50脱离,从而有效保护了电机30。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东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漳州东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74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