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田径运动用跨栏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6175.1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7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张雷 |
主分类号: | A63K3/04 | 分类号: | A63K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褚庆森 |
地址: | 25002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田径运动 跨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田径运动用跨栏,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跨栏横梁被碰撞后整个跨栏不会随之倾倒的田径运动用跨栏。
背景技术
跨栏是田径比赛中一项重要的比赛项目,分为男子110米栏和女子100米栏。一定数量的跨栏等间距地置于跑道上,参赛者在跑步运动的过程中需连续跨过设置于跑道上的跨栏。但在跨栏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于参赛者起跳位置不正确,而导致跨栏失败,更有甚者会被倾倒的跨栏绊倒。究其原因,这是由于现有的跨栏是由轻质材料构成,质量十分轻盈,且为一体结构,一碰即倒;倒地的跨栏又会阻挡跨栏者的道路,极易发生跨栏者被绊倒的情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跨栏横梁被碰撞后整个跨栏不会随之倾倒的田径运动用跨栏。
本实用新型的田径运动用跨栏,包括左连接头、右连接头和跨栏横梁,左连接头、右连接头上均固定有底座,左连接头与右连接头通过底部横梁固定连接,左连接头、右连接头的竖向方向上分别固定有左支架、右支架;其特别之处在于:右支架的顶端为转动头部,转动头部通过万向节与右支架相连接,跨栏横梁右端通过第一连接轴转动固定于转动头部上,左支架的顶端设置有对跨栏横梁左端起固定和限位作用的支撑底座和挡片。
本实用新型的田径运动用跨栏,所述跨栏横梁置于支撑底座的上表面上,挡片位于跨栏横梁的外侧,支撑底座上设置有对挡片施加拉力的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田径运动用跨栏,所述左连接头、右连接头、底部横梁、左支架、右支架、跨栏横梁均为聚氨酯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田径运动用跨栏,通过在右支架的上端设置与其通过万向节相连接的转动头部,跨栏横梁的右端通过第一连接轴与转动头部转动连接,左支架的顶端设置有对跨栏横梁起支撑和限位作用的支撑底座和挡片,当跨栏横梁被跨栏者碰触时,其左端可瞬间与支撑底座和挡片相脱离,而随万向节和第一连接轴自由转动,避免了以往整个跨栏倒伏所带来的易对参赛者形成阻挡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田径运动用跨栏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田径运动用跨栏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田径运动用跨栏的右视图;
图4为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左连接头,2右连接头,3底部横梁,4左支架,5右支架,6跨栏横梁,7转动头部,8万向节,9第一连接轴,10支撑底座,11挡片,12底座,13第二连接轴,1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分别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田径运动用跨栏的主视图、左视图和右视图,其包括左连接头1、右连接头2、底部横梁3、左支架4、右支架5、跨栏横梁6、转动头部7、底座12;所示的左连接头1与右连接头2通过底部横梁3相连接,左连接头1与右连接头2通过底部横梁3相连接,左连接头1、右连接头2上均设置有与底部横梁3相垂直的底座12,这样左连接头1、右连接头2、底部横梁3、两底座12共同构成了牢固的底部结构。所示的左支架4、右支架5分别竖直地固定于左连接头1和右连接头2上。
转动头部7设置于右支架5的顶部,转动头部7通过万向节8与右支架5相连接,这样转动头部7可随万向节8自由转动。跨栏横梁6横向设置,跨栏者在跨栏比赛过程中应越过跨栏横梁6。跨栏横梁6的右端通过第一连接轴9与转动头部7相固定,不仅使得跨栏横梁6可随转动头部7而转动,跨栏横梁6还可随第一连接轴9自由转动。左支架4的顶端设置有支撑底座10和挡片11,跨栏横梁6的左端置于支撑底座10的上表面上,挡片11设置于支撑底座10上并位于跨栏横梁6的外侧,以实现对跨栏横梁6的限位作用。
如图4所示,给出了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所示的跨栏横梁6放置于支撑底座10的上表面上,挡片11位于跨栏横梁6的外侧,挡片11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轴13与支撑底座10转动连接,第二连接轴13的上方设置右对挡片11进行施力的弹簧14。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跨栏横梁6会相对稳固的位于支撑底座10上,跨栏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如果有碰撞到跨栏横梁6的情形发生,跨栏横梁6左端会瞬间与支撑底座10和挡片11相脱离,跨栏横梁6会随转动头部7和第一连接轴9转动而落下,避免了以往整个跨栏倒伏所带来的易对参赛者形成阻挡的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张雷,未经山东交通学院;张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61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