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风净化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5846.2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1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红娟 |
主分类号: | F24F7/007 | 分类号: | F24F7/007;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262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风 净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风净化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新风净化装置主要是由风机、进风口、排风口及各种管道和接头组成。安装在吊顶内的风机通过室内排风管道与多个排风口相连,风机启动后,室内受污染的空气依次经风机、排风管道及排风口排往室外,这样室内将形成负压,从而促使室外的新鲜空气经安装在窗框上方或窗框与墙体之间的进风口进入室内,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从而使室内人员可呼吸到室外的新鲜空气,调节室内环境。以上传统新风净化装置具有如下缺点 :
(1)风机通过设置于室内的排风管道与排风口相连,才能实现排出室内污浊空气的目的,这样就必须在室内设置排风管道,增加成本的同时,占用室内空间,浪费室内宝贵的空间资源,不利于室内的装修设计。
(2)传统新风净化装置只能起到室内新旧空气的交换作用,即把室内原有的污浊空气排出室外,并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引入室内,这样只是实现了一个新旧空气的交换作用,室外空气不经任何加工就被引进室内,如室外空气中的浮尘和许多肉眼看不到的细菌都将被送入室内,且空气质量差,也不能起到很好的调节室内空气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风净化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排风管道浪费室内空间以及不能提高空气质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包括机体11和底座7,其中:机体11前端顶部设有进风口1,机体11内部前端设有初效过滤器2,机体11的中部设有生物过滤器4和高效物理过滤器5,其中生物过滤器4的上端设有加料口3,生物过滤器4的下端设有出料口8,高效物理过滤器5由纳米光催化过滤器和活性炭层组成,机体11的后端设有风机10和检修门6,机体11的后端顶部外侧设有出风口12。
进一步,所述的机体11采用不锈钢焊接而成,内部设有数根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的生物过滤器4装在高效物理过滤器5前方。
进一步,所述的高效物理过滤器5中的活性炭层装在纳米光催化过滤器前方。
进一步,所述的风机10的前端设有汇风口9。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便于使用、拆卸和清理,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无管道设计,送风系统通过内部风机运转将室外空气经过净化之后带入室内,逐渐将室内原有污浊空气排出室外 ;这种方式避免了传统新风净化装置通过抽风管道抽取室内污浊空气到室外,再利用负压引进室外新鲜空气的方式中,在室内设置抽风管道的步骤,节约生产成本的同时,有利于节省室内空间,提高室内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新风净化机,包括机体11和底座7,其中:机体11前端顶部设有进风口1,机体11内部前端设有初效过滤器2,机体11的中部设有生物过滤器4和高效物理过滤器5,其中生物过滤器4的上端设有加料口3,生物过滤器4的下端设有出料口8,高效物理过滤器5由纳米光催化过滤器和活性炭层组成,机体11的后端设有风机10和检修门6,机体11的后端顶部外侧设有出风口12。
进一步,所述的机体11采用不锈钢焊接而成,内部设有数根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的生物过滤器4装在高效物理过滤器5前方。
进一步,所述的高效物理过滤器5中的活性炭层装在纳米光催化过滤器前方。
进一步,所述的风机10的前端设有汇风口9。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红娟,未经朱红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58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建筑的能源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