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5246.6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2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楚筠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锦荣饲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00 | 分类号: | F22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余热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类蒸汽的发生中余热或蓄预热设备领域,尤指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立式蒸汽锅炉一般适用于中小型企业,相对于卧式蒸汽锅炉来说立式蒸汽锅炉保温效果略差,带来的问题就是有部分的热量透过锅炉外壳逸散出去,导致锅炉车间温度较高,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同时也导致热量散失,增加生产成本。
现有技术中锅炉的余热回收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在保温层内设置换热管,来吸收逸散的余热, 该技术带来的问题是导致锅炉外壳的温度下降较快,相当于在锅炉外壳上安装了冷却管,第二种是在锅炉烟道里安装环保热管,来对锅炉用水进行预热,该技术也是使用较多的技术之一,第三种就是在锅炉的燃烧室安装换热管,来吸收过热量,但是同样导致锅炉燃烧室温度会降低,影响生成的蒸汽温度和蒸汽生成效果。
以上余热回收技术对水质的要求都极高,并且水体的流动多需要水泵进行带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太阳能集热板的工作原理,换热管安装于锅炉外壳表面,利用逸散的热量来对换热管进行加热,同时余热水在换热管内随着温度的上升会不断的向上浮,低温水在下部,在这个过程中水体中的杂质会被析出一部分,这一步分杂质受重力作用将会自动沉降,相当于在换热管内同时进行了沉淀和加热,该锅炉热利用率较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实现,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水箱、热水箱、锅炉、热水储水箱、配水管、配水箱、换热管、连接杆、固定环,其中在锅炉外壳上部和下部分别套接有一个铜材质的固定环,两个固定环上分别设置有连接杆,锅炉上部所设固定环通过连接杆安装圆环状中空的热水箱,热水箱上设置有预热水出水口,在锅炉下部所设固定环通过连接杆安装圆环状中空的配水箱,配水箱上设置有冷水进水口,冷水进水口与水箱中下部设置有的出水口连接,水箱上部设置有进水口,水箱安装在支架上,预热水出水口连接热水储水箱上部,热水储水箱中下部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通过配水管与锅炉下部设置的锅炉进水管连接,配水管上设置控制阀,热水箱和配水箱之间通过换热管来进行连接,换热管分别贯通安装于热水箱和配水箱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箱中下部水平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的目数为200~300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热管顶部设置有圆环状凸起,底部为直管,热水箱外壳内表面设置有与圆环状凸起相匹配的凹槽,换热管与热水箱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换热管通过焊接与配水箱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热管顶部内壁上设置有金属滤网,金属滤网外侧表面设置有金属外壁,外壁上设置有螺纹,换热管顶部内壁对应位置设置有匹配的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水箱上安装有温度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水储水箱中下部水平设置有过滤层,过滤层由上部的金属过滤网和下部的离子过滤膜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水箱下部安装有排污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系统采用了太阳能集热板的工作原理,换热管安装于锅炉外壳表面,利用逸散的热量来对换热管进行加热,同时余热水在换热管内随着温度的上升会不断的向上浮,低温水在下部,在这个过程中水体中的杂质会被析出一部分,这一步分杂质受重力作用将会自动沉降,相当于在换热管内同时进行了沉淀和加热,该锅炉热利用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系统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系统所设换热管安装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图3是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系统所设固定环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系统所设换热系统侧视图;
图中1-水箱;2-过滤网;3-热水箱;4-温度计;5-锅炉;6-蒸汽出口;7-热水储水箱;8-过滤层;9-出水口;10-排污口;11-配水管;12-锅炉进水管;13-进水口;14-出水口;15-配水箱;16-密封环;17-金属滤网;18-换热管;19-焊缝;20-连接杆;21-固定环;22-余热水出水口;23-冷水进水口;24-排污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锦荣饲料有限公司,未经昆明锦荣饲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52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