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分支处用防护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3299.4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7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苏桓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铝(天津)铝合金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10 | 分类号: | H02G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崔巍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分支 防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分支处用防护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缆不断线分支方案分为预分支方案和穿刺线夹。这两种方案分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电缆的预分支方案对现场预先测量精度要求高,现场施工无法方便地调节分支位置。一旦现场测量出现误差则难以弥补。穿刺线夹方案虽然不需要现场预先测量,可以在现场进行穿刺分支,且在分支线夹外面安装了防护箱,但是仍然存在如下缺点:防护箱的间隙过大,无法防水、防潮以及细小固体杂物;结构强度小,对人员触电的防护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上述问题,不需要现场预先测量就可以实现可靠的电缆分支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分支处用防护箱,用以保护电缆分支处的主电缆、分支电缆以及固接两者的分支线夹,包括一体成型的箱体及上盖,箱体和上盖的一相对两侧中的一侧的两板可转动地相互连接,另一侧的两板相互可卡合和打开,箱体和上盖的另一相对两侧中的一侧的两板上形成有一主电缆孔和分支电缆孔,另一侧的两板上形成有另一主电缆孔,当防护箱打开时,可将分支线夹置于防护箱内,此时闭合防护箱时,被分支线夹固接的主电缆从两个主电缆孔穿越防护箱,被分支线夹固接的分支电缆从分支电缆孔穿出防护箱,在防护箱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箱体内外的浇注口;
在箱体另一相对两侧中的两侧板的内表面上分别设置有沿电缆轴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支撑筋,用以将分支线夹轴向定位在防护箱内,使得当绝缘胶从浇注口注入防护箱内时,位于防护箱内的分支线夹以及其紧固件的和位于电缆分支处的主电缆和分支电缆以及与其邻接的绝缘护套的四周表面中除被支撑筋接触的表面外全部被绝缘胶包覆。
通过这样的构造,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使得分支线夹在防护箱中的各个方向被准确定位,从而分支线夹置于防护箱中时不与其内表面相接触,这样进一步浇注绝缘胶时,能保证绝缘胶完全充满分支线夹与防护箱内表面之间的空隙,将电缆分支处的所有组件全部包覆住,进一步提高防护箱的密封绝缘性能。待绝缘胶固化后,电缆分支处的组件和防护箱就形成了一个绝缘密封的整体,具有结构紧凑、阻燃、防火、防鼠咬、防潮、防水、防氧化,且电气性能稳定的优点。
较佳地,支撑筋的横截面为L型,该L型的两臂中的一臂与箱体的底面相连接。
通过这样的构造,能够更好地对分支线夹同时提供轴向及垂直于箱体底面方向上这两个方向的定位支撑。
较佳地,浇注口设置于箱体和上盖的接缝上。
通过这样的构造,能够使得模具构造简单,方便注塑成型。
进一步,浇注口、主电缆孔和分支电缆孔分别凸出于两板的外表面形成一个四周闭合的凸台。
通过这样的构造,能够进一步增强防护箱对主电缆和分支电缆的防护,使得分支处的主电缆和分支电缆在穿出防护箱时能够被凸台所保护。
较佳地,防护箱的材料是阻燃型聚丙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电缆分支处用防护箱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电缆分支处用防护箱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电缆分支处用防护箱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缆分支处用防护箱。更为具体地,图1是本实施例的电缆分支处用防护箱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电缆分支处用防护箱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电缆分支处用防护箱的左视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电缆分支处用防护箱,包括一体成型的箱体1及上盖2,箱体1和上盖2的一相对两侧中的一侧的两板11和21是可转动地相互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薄皮连接。另一侧的两板12和22相互可卡合和打开,在本实施例中,上盖1的侧板12上设置有一卡钩8,箱体2的侧板22上设置有一卡扣9。箱体2和上盖1的另一相对两侧中的一侧的两板13和23上形成有一主电缆孔4和分支电缆孔5,另一侧的两板14和24上形成有另一主电缆孔7,当防护箱打开时,可将分支线夹置于防护箱内,此时闭合防护箱时,被分支线夹固接的主电缆从两个主电缆孔4和7穿越防护箱,被分支线夹固接的分支电缆从分支电缆孔5穿出防护箱。在防护箱上,设置有一个连通防护箱内外的浇注口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铝(天津)铝合金产品有限公司,未经加铝(天津)铝合金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32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