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效应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3231.6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6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颜回;丁朝;熊小平;柳清伙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2/00 | 分类号: | G01N22/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效应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生物效应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但也把人们带进了一个充满人造电磁照射的环境里。电磁场照射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遍及工业、商业、医疗卫生、科学研究等各行各业。研究表明,高强度的电磁场照射能产生各种有害的效应,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必须对电磁场照射的生物效应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并根据结果推断可能危害人类健康的电磁效应。如何提高电磁场照射的均匀性和实验装置的屏蔽性能成为此领域的重点,另外,作为实验装置,良好的通风性和透光性以及易操作性亦应特别关注。
随着微波频段生物效应的研究愈加广泛,国内开放的民用频段资源有限,选择合适的频段亦十分关键,1.7~2.4GHz是目前最常用,而且相关应用设备最多的频段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工作于1.7~2.4GHz频段微波照射的通风透光的一种生物效应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设有阶梯喇叭、介质套、馈电探针、介质梯台、测试小室、吸波盖板、金属把手和金属底座;
所述阶梯喇叭为多段连接的梯形喇叭,在阶梯喇叭顶部两窄壁分别设有至少2个通孔;介质套设于阶梯喇叭内腔底部,介质套由馈电探针包覆,介质梯台设于阶梯喇叭内上部,测试小室设于介质梯台的顶部,吸波盖板设于阶梯喇叭顶部,金属把手安装在吸波盖板上,金属底座安装在阶梯喇叭底部。
所述阶梯喇叭的厚度可为0.254cm。
所述通孔可为圆孔,圆孔直径可为1cm,通孔间距可为1.5cm。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由传统型改进为阶梯型,馈电方式为标准50欧姆同轴线馈电;在阶梯喇叭顶部两窄壁各开若干数目的通孔,目的是给待测生物样本实现通风透光的环境,同时要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屏蔽性能。介质梯台的目的是支撑待测生物样本。测试小室的大小可根据电磁场功率密度的均匀性确定,用于装载待测生物样本。吸波盖板使本实用新型结构封闭,防止电磁波能量泄露,与外界屏蔽。金属把手安装在吸波盖板上,方便拆装。金属底座焊接在阶梯喇叭的底部,用于支撑整个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与外界屏蔽性能良好,并且易加工、易操作、通风透光,装置内部的测试小室的电磁场能量分布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侧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阶梯喇叭的轴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阶梯喇叭馈电部分A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E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H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有阶梯喇叭1、介质套3、馈电探针4、介质梯台5、测试小室6、吸波盖板7、金属把手8和金属底座9。所述阶梯喇叭1为多段连接的梯形喇叭,在阶梯喇叭1顶部两窄壁分别设有3个通孔2;介质套3设于阶梯喇叭1内腔底部,介质套3由馈电探针4包覆,介质梯台5设于阶梯喇叭1内上部,测试小室6设于介质梯台5的顶部,吸波盖板7设于阶梯喇叭1顶部,金属把手8安装在吸波盖板7上,金属底座9安装在阶梯喇叭1底部。
所述阶梯喇叭1的厚度为0.254cm。
所述通孔2为圆孔,圆孔直径为1cm,通孔间距为1.5cm。
经验证,通孔2对阶梯喇叭1内部电磁场能量的泄露可忽略,屏蔽性能良好。
将馈电探针4插入介质套3中,因单一同轴波导转换的馈电方式的阻抗带宽较窄,而使用介质包覆馈电探针技术可改善带宽,介质套3材料可选用为常见的Rogers RT/duroid5880(tm),本实用新型的阻抗带宽约为1.7~2.6GHz。
介质梯台5选用介电常数为1~1.05的微波介质材料,本实用新型选用介电常数为1.02的泡沫(但不限于泡沫),介质梯台5对阶梯喇叭1内部电磁场分布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测试小室6的大小为15cm×15cm×10cm(注:测试小室6内的电磁场功率密度在本实用新型的阻抗带宽内的不同频点的变化幅度分别约为±0.70dB@1.7GHz,±0.58dB@2.0GHz,±0.72dB@2.4GHz),测试小室6可人工放置于阶梯喇叭1内,不易移动,稳定性良好。
吸波盖板7可由工作频段为1.7~2.4GHz的微波吸波材料加工得到,目的是将本实用新型封闭,防止电磁波能量泄露。
金属把手8将一对金属把手8安装在吸波盖板7上,方便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32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