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葫芦式双梁起重机主梁下翼缘运行小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2877.2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4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何福钧;魏肈文;李可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市盾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0 | 分类号: | B66C11/00;B66C9/10;B66C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葫芦 式双梁 起重 机主 梁下翼缘 运行 小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主梁上运行的小车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葫芦式双梁起重机主梁下翼缘运行小车装置。
背景技术
起重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起重机一般都包括主梁,主梁上设置有移动小车,现有方法中,双梁起重机在主梁上翼缘铺设轨道,供小车运行,需要增加厂房建筑高度,增加厂房建筑成本。还有一种为,在主梁下翼缘悬挂小车运行机构,供小车装置运行,占用了垂直起升的空间,降低了起升高度,限制了设备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影响起重机起升高度,又不影响建筑高度的葫芦式双梁起重机主梁下翼缘运行小车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葫芦式双梁起重机主梁下翼缘运行小车装置,包括小车、电动葫芦及与电动葫芦连接的挂钩,电动葫芦置于小车上,所述小车包括两条横梁,横梁的两端均设有被动轮装置,其中一条横梁两端的被动轮装置分别连接有一主动轮装置,另一条横梁两端的被动轮装置分别连接一被动轮装置,且它们均通过调整连接装置连接;其中主动轮装置还连接有驱动装置;横梁两端的被动轮装置和与之连接的主动轮装置或被动轮装置分别置于主梁的下翼缘两侧上。
上述中,小车横梁的上平面高于主梁的下翼缘,且低于主梁的上翼缘;小车横梁的下平面低于主梁的下翼缘。
上述中,所述小车的两条横梁之间还焊接有一中间小梁。
上述中,所述被动轮装置包含一墙板及设置在墙板一侧的两个车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小车在起重机主梁的下翼缘运行,可降低厂房建筑高度,减少厂房建筑成本;且小车横梁上平面高于主梁下翼缘,明显增大了垂直起升的高度,使设备使用性能最大化。小车横梁之间设置中间小梁具有防止吊钩冲顶作用。
附图说明
图一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二为图一的俯视图;
图中,1、电动葫芦;2、小车;21、横梁;22、被动轮装置;221、墙板;222、车轮;23、主动轮装置;24、调整连接装置;25、驱动装置;26、小梁;3、挂钩;4、主梁;41、下翼缘;42、上翼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参考图一及图二所示,一种葫芦式双梁起重机主梁下翼缘运行小车装置,包括小车2、电动葫芦1及与电动葫芦1连接的挂钩3,电动葫芦1置于小车2上,所述小车2包括两条横梁21,横梁21的两端均设有被动轮装置22,其中一条横梁21两端的被动轮装置22分别连接有一主动轮装置23,另一条横梁21两端的被动轮装置22分别连接一被动轮装置22,且它们均通过调整连接装置24连接;其中主动轮装置23还连接有驱动装置25;横梁21两端的被动轮装置22和与之连接的主动轮装置23或被动轮装置22分别置于主梁4的下翼缘41两侧上。
上述中,小车2横梁21的上平面高于主梁4的下翼缘41,且低于主梁4的上翼缘42;小车2横梁21的下平面低于主梁4的下翼缘41。
上述中,所述小车2的两条横梁21之间还焊接有一中间小梁26。
上述中,所述被动轮装置22包含一墙板221及设置在墙板221一侧的两个车轮222。
小车2通过驱动装置25使主动轮装置23移动,同时带动被动轮装置22,使小车2在起重机主梁4的下翼缘41运行;且小车2横梁21的上平面高于主梁4的下翼缘41,且低于主梁4的上翼缘42;相比传统的主梁上翼缘运行起重机小车,可降低厂房建筑高度,减少厂房建筑成本;且小车2横梁21的下平面低于主梁4的下翼缘41,相比传统的下悬挂式小车,且明显增大了垂直起升的高度,使设备使用性能最大化。同时,小车2横梁21之间设置中间小梁26具有防止吊钩冲顶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市盾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诸暨市盾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28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注塑模具结构
- 下一篇:补充容积式等容置换内循环锁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