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测距仪微调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1383.2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9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金国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D11/30 | 分类号: | G01D11/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林君勇 |
地址: | 311231 浙江省杭州市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测距仪 微调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距仪的底座,尤其涉及一种红外测距仪微调底座。
背景技术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要求数据测量精准,以前我们测距常用的是卷尺,当然,现在卷尺也有着携带方便,使用快捷的特点,但是对于一下高度长度较大的地方,卷尺进行测量则会有较大的偏差,而且测量不便,有较为明显的缺陷,因此对于这种情况,目前常用的是手持式的红外测距仪,红外测距仪通过红外线测量,理论上数值应该十分准确,但是,实际在实用中,我们发现手持式红外测距仪还是存在较大的测量误差,其中主要问题是红外测距仪在放置的时候与水平、垂直方向存在一定的角度,是导致测量的数据存在较大误差的关键,虽然目前的红外测距仪的底部设计为平面且与发射口垂直,但是,不能保证测量的地面、墙面也是水平或者垂直的甚至是光滑的,这些都有误差的情况下,红外测距仪存在较大的测量误差也是情理之中,因此开发一种红外测距仪微调底座辅助红外测距仪水平和垂直定位势在必行。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3012136U,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公开了一种激光测距仪,包括:测距仪外壳体,所述测距仪外壳体的前端部上设有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所述测距仪外壳体的上表面上设有显示屏和语音报数装置,所述测距仪外壳体的侧面上设有指南针和远程定位装置。此红外测距仪在放置的时候与水平、垂直方向存在一定的角度,是导致测量的数据存在较大误差的关键,虽然目前的红外测距仪的底部设计为平面且与发射口垂直,但是,不能保证测量的地面、墙面也是水平或者垂直的甚至是光滑的,这些都有误差的情况下,红外测距仪存在较大的测量误差也是情理之中,因此开发一种红外测距仪微调底座辅助红外测距仪水平和垂直定位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目前的技术方案存在红外测距仪放置时对参考面要求较高,否则容易产生测量误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测量精准、结构简单的红外测距仪微调底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外测距仪微调底座,包括卡接红外测距仪用的底架,所述底架的第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底架的第二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平行,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二螺纹通孔和第三螺纹通孔,第一螺纹通孔、第二螺纹通孔和第三螺纹通孔均配设有一个调节螺栓,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表面设置有一个平整气泡水平仪。这样设置,通过调节第一螺纹通孔、第二螺纹通孔和第三螺纹通孔内配设的调节螺栓调节红外测距仪的平整角度,根据平整气泡水平仪的指示,而三个调节螺栓确定一个平面,则确保了红外测距仪的准确测量,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红外测距仪匹配性较好。
作为优选,所述底架的侧壁上固定有一个水平气泡水平仪和一个垂直气泡水平仪。这样设置增加了保持红外测距仪的水平或垂直角度的显示装置,水平气泡水平仪或垂直气泡水平仪与平整气泡水平仪配合,确保红外测距仪能准确在水平或垂直位置,测量准确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螺纹通孔和第三螺纹通孔沿第二固定板的中轴线对称排列,所述的第一螺纹通孔位于第一固定板的中轴线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平整气泡水平仪的位于第一固定板的中轴线上,且平整气泡水平仪的长边与所述的中轴线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的调节螺栓为尖头螺栓。尖头螺栓受地面或墙面的平整度影响较小。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螺栓的螺栓头的上表面刻设有角度线。角度线的设置可以辅助微调红外测距仪的测量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确保了红外测距仪的准确测量,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红外测距仪匹配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架,2、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平整气泡水平仪,5、第一螺纹通孔,6、第二螺纹通孔,7、第三螺纹通孔,8、垂直气泡水平仪,9、水平气泡水平仪,10、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13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株瓜顶孢霉及其产蒽醌类物质的应用
- 下一篇:利用美洲大蠊培养虫草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