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卸式固定油管的地锚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0340.2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7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岩;刘春友;王政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城市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00 | 分类号: | F16L3/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2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卸式 固定 油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井场油管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卸式固定油管的地锚。
背景技术
在油田现场往往需要将油管在指定位置码放起来,为了防止油管产生滚跑情况,就需要将底层排边的油管固定起来。常见的固定方式是用窄钢带将几根或几十根油管的一端捆上,窄钢带接头处用点焊焊上,其优点是防盗,缺点是一次固定的油管数量较少,而且需要使用油管时,还得用撬棍将窄钢带拆下,比较费力,弄不好还容易使油管变弯,影响使用。还有的在地上钉两排铁钎,然后将油管堆放在两排铁钎之间,其优点是可堆放的油管数量较多,缺点是铁钎与地面结合力小,油管堆放的太多时,铁钎会被推倒,使油管垮塌下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卸式固定油管的地锚,提高地锚与地面的结合力,同时使边缘油管与地锚的连接更方便更可靠,避免因边缘油管的滑动造成的油管垮塌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快卸式固定油管的地锚,包括地锚杆、旋进叶片及卡管箍,地锚杆的下端设有旋进叶片,地锚杆的上端设有卡管箍,所述卡管箍为快卸结构,包括下面的固定箍和上面的活动箍,固定箍与活动箍的一侧由合页相连,固定箍的另一侧设有固定耳板,活动箍的另一侧设有活节耳板和活节螺栓,固定箍与活动箍扣合后通过活节螺栓和螺母相连接。
所述旋进叶片是右旋的连续叶片,不少于一个节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能明显提高地锚与地面的结合力,通过活节螺栓及螺母完成卡管箍对于边缘位置油管的夹持和松开,使边缘油管与地锚的连接更方便更可靠,避免因边缘油管的滑动造成的油管垮塌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向卡管箍局部视图。
图中:1-卡管箍2-合页3-转轴4-活节耳板5-活节螺栓6-螺母7-地锚杆8-固定耳板9-旋进叶片10-固定箍11-活动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见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快卸式固定油管的地锚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地锚杆7、旋进叶片9及卡管箍1,地锚杆7的下端设有旋进叶片9,地锚杆7的上端设有卡管箍1,卡管箍1为快卸结构,包括下面的固定箍10和上面的活动箍11,固定箍10与活动箍11的一侧由合页2相连,固定箍10的另一侧设有固定耳板8,活动箍11的另一侧设有活节耳板4,活节螺栓5通过转轴3与活节耳板4相连,固定箍10与活动箍11扣合后通过活节螺栓5和螺母6相连接。
旋进叶片9是右旋的连续叶片,应不少于一个节距,使用时先将地锚杆旋进地面,旋进叶片9有防松止退的作用。将油管放入卡管箍1中将下面的固定箍10和上面的活动箍11合上,转动活节螺栓5使其进入固定耳板8的U型口中,拧紧螺母6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城市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海城市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03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