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踩压式滑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8954.7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8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锡文;沈宝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C17/12 | 分类号: | A63C17/1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朱仁玲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踩压式 滑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器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踩压式滑板。
背景技术
滑板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器材,深受孩子已经年轻人的喜爱,人们不仅可以将它作为一种体育器材进行锻炼玩耍,更可以将它作为一种新型代步工具,尤其是对一些喜欢快节奏并注重节约时间的年轻人来说,更是有着莫大的优势。
但是,现在生产的滑板多是需要单脚着地,另一只脚放在滑板上,借用着地的脚的撑力带动滑板运行,这样不仅影响了滑板的速度,而且单脚着地带动滑板运行需要用力,容易引起人们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踩压式滑板,其中通过对其传动机构的结构及设置进行研究,可改变现有技术中需要单脚蹬地来推动滑板移动的不足,相应能够以结构紧凑、便于操控的方式利用双脚踩压脚踏板来实现滑板的运动,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踩压式滑板,该踩压式滑板包括底座、竖直撑杆、手扶杆、前车轮组和后车轮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成对设置在底座上的脚踏板以及设置于底座内部且与所述脚踏板相连的传动系统,其中:
所述脚踏板包括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的铰支座,以及通过弹簧与铰支座相连的脚踏摇杆;
所述传动系统包括第一传动齿轮组、第二传动齿轮组、中间轴承和棘轮,其中第一传动齿轮组的两个小齿轮分别通过弧形齿条对应与脚踏摇杆啮合相连,同时分别对应与第二传动齿轮组的两个大齿轮保持啮合;中间轴承的两端各自同轴安装所述后车轮组的两个车轮,并在其中端固定安装所述棘轮;该棘轮的主动摆件由第二传动齿轮组所驱动,且使得棘轮带动中间轴承连同后车轮组沿着向前的方向单向滚动。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该踩压式滑板的底座上设置有座椅。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座椅上还配备有发电单元和蓄电池,以便在滑板使用过程的同时产生及储存电能。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对于所述棘轮而言,其齿数被设定为80,并且齿顶圆直径为18cm。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棘轮的齿面偏斜角被设定为10°~15°,齿槽之间的夹角被设定为55°~60°。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踩压式滑板的整体尺寸规格为设定为:高120cm,长45cm,宽31cm。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可以不再需要脚着地而仅依靠脚踏板的踩压即可带动传动机构转动,进而带动车轮转动,这样既能节省力气,又能提高滑板的速度,同时具备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便于操控等优点,因而具有良好的市场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构建的踩压式滑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按照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于示意性显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踩压式滑板的动力传递过程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
1-底座 2-竖直撑杆 3-手扶杆 40-前车轮组 4-后车轮组 5-脚踏板 5′-脚踏板 6-传动系统 8-座椅 51-脚踏摇杆 51′-脚踏摇杆52-铰支座 53-弹簧 61-中间轴承 62-棘轮 63-小齿轮 63′-小齿轮64-大齿轮 64′-大齿轮 65-棘爪 66-弧形齿条 66′-弧形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图1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构建的踩压式滑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中所示,该踩压式滑板主要包括底座1、竖直撑杆2、手扶杆3、前车轮组和后车轮组,这些部件为常规滑板所共用,因此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改进所在,该踩压式滑板还包括成对设置在底座1上的脚踏板5,5′以及设置于底座1内部且与所述脚踏板5,5′相连的传动系统,由此通过传动系统的作用,使得不需要单脚蹬地、仅依靠对脚踏板的踩压,就能带动传动机构转动进而带动车轮转动,从而达到既节省力气,又能提高滑板的速度之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89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击打玻璃球球桌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复位运行方向的动力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