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水圈及采用该防水圈的旋钮开关操作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8049.1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3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邱迎吉;成国梁;叶身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逸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H01H1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47 | 代理人: | 刘卫宇 |
地址: | 201611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圈 采用 旋钮 开关 操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圈及采用该防水圈的旋钮开关操作器。
背景技术
旋钮开关产品被广泛用在机器、机床、电气柜、手持控制器、控制面板和控制箱等设备上,作为选择开关使用,对产品的防护等级有者较高的要求。旋钮开关操作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旋柄91、与该旋柄91连接并可随旋柄91一起转动的转轴92、壳体93、凸轮94、从动滑块95以及复位弹簧96。转轴92包括基体部921以及自该基体部921的底面向下延伸的轴身部922,壳体93的上部设有与基体部921的底面相对的支撑部931,基体部921压在该支撑部931的顶面上,支撑部931的顶面设有一供轴身部922穿过的中心孔932。旋柄91被旋转时,将带动转轴92转动,进而带动安装在该转轴92上的凸轮94一起转动,凸轮94压迫从动滑块95向下滑动,复位弹簧96随之储能。当松开旋柄91时,复位弹簧96随之释放储能,并推动从动滑块95向上滑动,压迫凸轮94反方向旋转,凸轮94带动转轴92也反方向转动,进而带动旋柄91反方向旋转复位。
为了使旋钮开关操作器能够防水防尘,支撑部931的顶面设有环绕中心孔932的环形凹槽933,在环形凹槽内设有防水圈97。该防水圈是影响旋钮开关操作器防护等级的重要零件。现有的旋钮开关操作器大多采用的是O型防水圈,如图2和图3所示,这使得转轴92在转动时会受到较大的摩擦力,从而影响旋转手感,甚至影响从动滑块95的正常复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变形的防水圈。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防水圈的旋钮开关操作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圈,其包括主体部和自该主体部的上部倾斜向上延伸的凸起部,凸起部具有上斜面和下斜面,该上斜面与下斜面相交于凸起部的顶部,其中,上斜面与下斜面之间的夹角θ以及下斜面与主体部上表面之间的夹角β均为锐角。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旋钮开关操作器,其包括旋柄、与该旋柄连接并可随旋柄一起转动的转轴以及壳体,转轴包括基体部以及自该基体部的底面向下延伸的轴身部,壳体的上部设有与基体部的底面相对的支撑部,基体部压在该支撑部的顶面上,该支撑部的顶面设有一供所述轴身部穿过的中心孔,支撑部的顶面设有环绕该中心孔的环形凹槽,在该环形凹槽内设有防水圈;其特点在于,防水圈包括主体部和自该主体部的上部倾斜向上延伸的凸起部,凸起部具有上斜面和下斜面,该上斜面与下斜面相交于凸起部的顶部,其中,上斜面与下斜面之间的夹角θ以及下斜面与主体部上表面之间的夹角β均为锐角;转轴基体部的底面抵接防水圈的凸起部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防水圈的凸起部与主体部之间具有变形空间,防水圈的凸起部在受到外部挤压时很容易变形,从而在不改变防水圈的材料和旋钮开关操作器的产品结构、不增加制造成本的情况下,大大减小防水圈与旋钮开关操作器的转轴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旋钮开关操作器本身的旋转手感不呆滞,并且改善了旋钮开关操作器的防水防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现有旋钮开关操作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P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了现有的防水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防水圈的旋钮开关操作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P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防水圈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旋钮开关操作器的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旋柄11、与该旋柄11连接并可随旋柄11一起转动的转轴12、壳体13、安装在转轴12上的凸轮14、从动滑块15以及复位弹簧16。转轴12包括基体部121以及自该基体部121的底面向下延伸的轴身部122,壳体13的上部设有与基体部121的底面相对的支撑部131,支撑部131的顶面设有一供轴身部122穿过的中心孔132以及环绕中心孔的环形凹槽133,在环形凹槽133内设有防水圈17。
防水圈17的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其包括主体部171和自该主体部171的上部倾斜向上延伸的凸起部175,凸起部175具有上斜面176和下斜面178,该上斜面176与下斜面178相交于凸起部175的顶部,其中,上斜面176与下斜面178之间的夹角θ为锐角,且优选地,10°<θ<45°;下斜面178与主体部上表面172之间的夹角β为锐角,且优选地,15°<β<60°;凸起部175的顶部投影落在主体部171的上表面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逸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逸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80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井组集水井水力联通阀装置
- 下一篇:中体垫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