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电池板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6276.0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0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任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永达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73 | 分类号: | H01M4/73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22564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蓄电池板栅。
背景技术
蓄电池板栅是铅酸蓄电池内极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极板多为涂膏式,即在板栅上覆盖涂抹活性物质而成为极板,板栅主要起支撑活性物质和传导电流的作用。板栅是由一定厚度的四边框筋条和框内横、竖筋条构成。
现有的蓄电池板栅,大多采用横筋条多、竖筋条少的结构,这种结构往往使得电流的流径变长,且电流密度变大,致使电流损耗较大;筋条一般均采用上下粗细一致的设计,由于电流从极板底部向顶部汇集,电流逐步增大,而筋条上下粗细一致,导致内阻增大,板栅导电能力减弱,极板上下电势不一致,电势差较大,且极板上下活性物质的利用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蓄电池板栅。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蓄电池板栅,包括极耳、由边框筋条围成的边框以及设置在边框内的横筋条和竖筋条,所述边框三分之二处设有粗横筋条,所述粗横筋条的厚度与所述边框的厚度一致,所述横筋条呈平行设置,所述竖筋条呈放射状设置,并与所述横筋条相交错,所述横筋条厚度为所述边框厚度的1/3~2/3。
作为优选地,所述粗横筋条的形状为六边形,提高了极板上下活性物质的利用率。
作为优选地,所述粗横筋条的数量为一根,可以降低极板上下电势差。
作为优选地,所述极耳的厚度为1.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板栅,边框三分之二处设有粗横筋条,板栅横筋条厚度为所述边框厚度的1/3~2/3,筋条分布布局合理,可以降低极板上下电势差,提高极板上下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提高电池的比能力/比功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B处的剖视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C处的剖视放大图。
图5是图1中D—D处的剖视放大图。
图6是图1中E—E处的剖视放大图。
图7是图1中F—F处的剖视放大图。
图8是图1中K—K处的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是,蓄电池板栅,包括极耳1、由边框筋条围成的边框2以及设置在边框2内的横筋条3和竖筋条4,边框2三分之二处设有粗横筋条5,粗横筋条5的厚度与所述边框2的厚度一致,横筋条2呈平行设置,竖筋条3呈放射状设置,并与所述横筋条2相交错,横筋条3厚度为所述边框2厚度的1/3~2/3,粗横筋条5的形状为六边形,粗横筋条5的数量为一根,极耳1的厚度为1.5mm。
综上,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蓄电池板栅,边框三分之二处设有粗横筋条,板栅横筋条厚度为所述边框厚度的1/3~2/3,筋条分布布局合理,可以降低极板上下电势差,提高极板上下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提高电池的比能力/比功率。
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他修改,只要没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永达电源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永达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62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氢燃料电池充电器
- 下一篇:制浆机主轴位置的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