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定风量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5896.2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7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施龙;朱俊斌;宣丰;韩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宋丽荣 |
地址: | 200023 上海市卢***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央空调系统中的用于恒定风量的阀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定风量阀。
背景技术
当前在暖通空调领域,由于变负荷运行调节的存在,经常需要对部分房间的送风量进行调节,这就会导致其它房间的送风量发生变化,从而偏离期望的状态点。针对这种情况,当前的调节方式是采用电动阀来调节送风状况。但是,这种方式需要装设比较昂贵的控制系统,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空调的成本。而且,由于控制系统涉及到信号反馈环节,该环节使系统容易出现震荡现象,从而导致系统失去恒定风量的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难以恒定风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定风量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定风量阀,包括圆柱形的阀体和圆形的阀板,该阀板通过横轴枢接于阀体的圆周壁,所述横轴的一个末端延伸到所述阀体的外部并连接一连杆。
所述圆周壁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滚动轴承和第二滚动轴承,所述横轴的两末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滚动轴承和所述第二滚动轴承延伸。
所述横轴沿着所述阀板的直径方向固定于所述阀板。
所述连杆通过埋头螺栓与所述横轴连接。
所述连杆上设置有小球。
所述连杆通过螺栓与所述小球连接。
所述连杆上标有刻度值,每个刻度值对应于一个固定风量。
所述连杆与所述阀板的平面呈锐角。
所述阀体的内壁具有最高点和最低点,所述内壁在所述最高点处具有向下延伸的凸起方块。
所述横轴与所述最高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横轴与所述最低点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定风量阀通过围绕着横轴转动的阀板来调节气流通过阀体时的阻力,同时借助于阀体外部的连杆来达到平衡,从而确保实现风量值的恒定。通过在不同刻度值上设置的小球,可以实现不同风量值的恒定。通过呈锐角设置的连杆与阀板,可以防止风量过小时的定风量阀失效。通过从阀体内壁向下延伸的凸起方块,可以防止风量过大时的定风量阀失效。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定风量阀结构简单,安装和维护都很方便,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通过实践发现,该定风量阀的工作性能稳定,可以在长期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实现恒定风量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定风量阀的左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定风量阀的连杆的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定风量阀的主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定风量阀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其中:
1 阀体;
2 阀板;
3 横轴;
4 埋头螺栓;
5 凸起方块;
6 连杆;
7 小球;
8 螺栓;
9 第一滚动轴承;
10 第二滚动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定风量阀包括圆柱形的阀体1和通过横轴3设置于该阀体1内的圆形的阀板2。具体地,阀体1的圆周壁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滚动轴承9和第二滚动轴承10,阀板2的直径方向固定连接有横轴3,该横轴3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滚动轴承9和第二滚动轴承10延伸而与阀体1形成枢接,从而使得阀板2在该阀体1内可以围绕着横轴3转动。当气流通过该阀体1时,随着阀板2的转动,气流在阀体1内的流通面积相应发生变化,受到阀板2的阻力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该横轴3的两端分别从第一滚动轴承9和第二滚动轴承10内伸出,并且延伸到阀体1的外部。该横轴3的一个末端上设置有螺纹小孔,通过配合该螺纹小孔的埋头螺栓4可以将该横轴3固定连接于连杆6。如图2所示,连杆6上标有刻度值,每个刻度值对应于一个固定风量。在每个刻度值的位置可以通过螺栓8将一小球7固定于连杆6上,从而通过小球7的重力来对阀板2的转动进行调节。连杆6与横轴3的连接通过埋头螺栓4来实现,不仅起到固定的作用,而且可以防止连杆6与横轴3之间发生打滑现象。连杆6与小球7的连接通过螺栓8紧固,可以通过小球7在不同刻度线上的紧固位置的不同来实现不同风量值的恒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58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