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鳄龟粉加工的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4989.3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5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听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汝州市金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04 | 分类号: | B01F7/04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张燕 |
地址: | 467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鳄龟粉 加工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级粉状物料的混合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鳄龟粉加工的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鳄龟肉是高氨基酸、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的高级天然营养食品。经生化分析表明,鳄龟肉中蛋白质含量达6%,而其中氨基酸种类达18种之多,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占50%以上,特别是作为人体主要限制因子的赖氨酸含量特别丰富。其龟肉和龟血富含多种维生素、血糖、脂肪酸、钾、钠等人体所需的各种元素,是一种高级食品和保健营养品。但是,市场上多以鲜活乌龟进行流通,给销售和食用带来很多不便。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提高龟肉等制品的流通性,有将鳄龟肉制成鳄龟粉与藕粉、小米粉、红枣粉、红糖和麦芽糊精等混合均匀后分装出售,食用时用水冲服。在鳄龟粉与其它粉体混合的过程中,如果使用手工搅拌混合,不仅效率低下,且混合的均匀程度不够,会影响食品最终的口味和品质。在食品企业中,也采用搅拌机对这些粉状配料进行混合,这些搅拌机通常为固定容器的螺旋式搅拌装置,但由于粉状原料的种类较多,且各自的粒度大小并不完全一致,使用这些螺旋式搅拌装置搅拌混合时,颗粒大的原料的下沉概率和趋势更大,原料容易产生分层,还会出现混合死角,物料易在容器中堵料,造成闷车现象;且由于存在食品残留,对于设备的清洗也存在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混合设备易导致原料分层、混合不充分,以及物料易在混合设备中堵料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鳄龟粉加工的混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鳄龟粉加工的混合装置,包括圆柱形的筒体和设在筒体中的转轴,转轴由步进电机驱动其转动,转轴上设有两组沿转轴轴向分布的搅拌桨,每个搅拌桨均由连接杆和呈梯形的叶片连接而成,连接杆沿转轴的径向设置,且两组搅拌桨中的连接杆沿转轴轴向错开设置,两组搅拌桨的叶片在空间上相互交错设置,所述筒体一端的顶部设有一个主进料口及多个辅进料口,筒体另一端的顶部设有一个吸风口,且该端的底部设有一个出料口。
所述筒体的两端固定在基座上,转轴的中轴线与筒体的中轴线重合设置。
所述的出料口连接有一根直管道,直管道上设有控制阀,用于控制物料流出及放料,直管道的长度为筒体长度的10-15%,避免在出料时物料在筒体内部堵料。
所述的转轴上设有分别与两组搅拌桨中的连接杆通过螺栓连接的安装孔,搅拌桨的连接杆与转轴螺纹连接,保证了每个搅拌桨的叶片的角度可调,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所述的筒体上设有用以调整搅拌桨角度的维修口,还可以通过维修口对损坏的搅拌桨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主进料口为锥形,用以通入鳄龟粉,辅进料口为圆柱形,用以分别通入藕粉、小米粉、红枣粉、红糖和麦芽糊精,步进电机带动转轴正转或反转,使转轴上的两组搅拌桨分别将筒体内的物料进行翻腾、翻动和抛起,两组搅拌桨的叶片相互交错设置,能够使流动的物料形成对流,并通过搅拌桨的螺旋,将物料输送至出料口处。
本实用新型中,吸风口的风速应低,用以消除因搅拌桨旋转流动而产生的正压气流,造成筒体中的物料不经混合就从出料口溢出的缺陷,能够使筒体内保持微负压而不吸走物料,风速过大会造成的动力消耗和物料损失。
有益效果:(1)、由步进电机带动的转轴可实现两组搅拌桨同时正转或反转,通过主进料口和辅进料口的物料被梯形的叶片承接后扬起,并被另一组搅拌桨中的叶片进行剪切,并沿筒体轴向向出料口的位置移动,克服因物料粒度不均所造成的分层现象;
(2)、两组搅拌桨中的连接杆沿转轴轴向错开设置,在转轴转动时,连接杆上固定的叶片的运动能够在筒体中形成对流,在筒体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可使混合装置的处理量提高40%;
(3)、筒体上设有吸风口,能够带走筒体中随物料进入的空气;同时,还能够加快筒体中的空气对流,避免物料的结团、堵料现象,还能避免后续工序的结露现象。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的用户对混合均匀度的要求,保证混合后物料质量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筒体的内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筒体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座,2、安装孔,3、转轴,4、搅拌桨,401、连接杆,402、叶片,5、筒体,6、维修口,7、出料口,8、辅进料口,9、主进料口,10、吸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汝州市金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汝州市金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49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润滑油调制设备
- 下一篇:高效混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