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管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4611.3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9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开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东科管道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43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管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管检测领域,具体涉及水管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不锈钢安全、卫生、健康、耐用,消除了塑料管道污染的问题 ,价格也比铜管节省很多,是首选的水管材料。不锈钢材质不仅应用于医疗、食品、饮料、石油化工和我们家中的餐具、茶壶,而且还可以植入人体,如人造钢骨架、人造牙等。经过几十年应用证明不锈钢材料具有优良耐腐蚀性、卫生性、不生锈、不会结垢、放异物不发生渗析,自洁性好,使用寿命长,环保,可百分之百回收利用。对水质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是人类现实最优秀管道输送材料之一。在欧洲,日本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不锈钢作为水管,给水系统至今还应用良好,还未发现对人体不良影响的案例。因此现实不锈钢水管普及率高,以成为城市管网、供水和建筑用管主力军。水管设计一般都比较长,在不锈钢水管出厂设计前需要对整个水管的不同地方的高度、弯折度进行检测,以判断水管是否满足检测设计及规范要求,而现有都是通过人工测量来判断,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水管检测装置,将水管放置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通过安装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的按压机构与水管上表面之间的高度是否相等即可快速判断出整段水管上哪些部分不符合检测及规范要求。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水管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连接板、活动把手、按压机构和安装底板,所述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相互平行,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的顶部均固定有安装底板;所述的活动把手的端点与按压机构端部活动连接,按压机构底部固定在安装底板上,活动把手的底部还与安装底板活动连接。只需将待检测的水管放置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将两底座上的按压机构上的按压头分别压住待检测水管的顶部,观察比较位于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的待检测水管顶部与按压头之间的竖直高度是否符合检测及规范要求,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再进行重新加工处理,然后再进行检测知道符合标准为止,该判断简单方便直观。
所述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中间均设置为V型结构。水管放置在底座上更稳固不易发生滑离。
所述的第一底座上的按压机构和第二底座上的按压机构关于连接板的垂直平分线对称分布。
所述的第一底座上的活动把手和第二底座上的活动把手关于连接板的垂直平分线对称分布。
所述的第一底座上的按压机构指向第一底座,活动把手背离第一底座。
所述的第二底座上的按压机构指向第二底座,活动把手背离第二底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底座、第二底座和按压机构的配合使用,通过安装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的按压机构与待检测水管上表面之间的高度是否相等即可快速判断出整段水管上哪些部分不符合检测及规范要求,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水管即可进行再处理直到符合标准为止。
2、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专门的把手,通过搬动把手即可调节按压机构与水管上表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调节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第一底座;2、第二底座;3、连接板;4、活动把手;5、按压机构;6、安装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底座1、第二底座2、连接板3、活动把手4、按压机构5和安装底板6,第一底座1和第二底座2中间均设置为V型结构。本实施例的第一底座1和第二底座2之间通过连接板3连接,第一底座1和第二底座2相互平行,在第一底座1和第二底座2的顶部均固定有安装底板6。其中,第一底座1上的按压机构5和第二底座2上的按压机构5关于连接板3的垂直平分线对称分布;第一底座1上的活动把手4和第二底座2上的活动把手4关于连接板3的垂直平分线对称分布。第一底座1上的按压机构5指向第一底座1,活动把手4背离第一底座1;第二底座2上的按压机构5指向第二底座2,活动把手4背离第二底座2。本实施例的活动把手4的端点与按压机构5端部活动连接,按压机构5底部固定在安装底板6上,活动把手4的底部还与安装底板6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东科管道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东科管道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46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