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混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3880.8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8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胡德栋;张森;张鹤;叶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5/06 | 分类号: | B01F5/06;B01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混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混合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供计量检测气体报警器用气体混合器。
背景技术
大部分计量科学研究院在计量检测气体报警器的过程中,不能自行制备标准气体。现行检测方法是购置不同浓度的标准气体通入气体报警器进行检测,该方法占用气瓶数量多,造成资源浪费;检测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换气瓶,操作繁琐。
中国专利CN202621045U公开了一种气体混合器,混入气通过圆周分布的锥形管进入流通主流气体的主进气管混合,然后通过缩口式导流管进入体积较大的且内置阻流装置的混合腔混合,但其混合气体不能完全满足计量用标准气体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能够使气体实现四次混合的一种气体混合器,克服了上述气体混合器中存在的不足,能使两种气体快速混合均匀、充分,能够满足计量用标准气体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体混合器,包括主进气管1、混入气进气管2、预混合管3、混合管4、缩口式导流管5、混合腔6、排气管7和叶片单元8,混合器采用左右对称结构,最中间为混合腔6,两侧向外依次连接缩口式导流管5、混合管4、预混合管3;所述排气管7与混合腔6边缘相连接;所述缩口式导流管5的宽口端与混合管4相连接,缩口式导流管5的窄口端与混合腔6端面中部相连接;所述混合管4内设置错开90°排列的扭曲180° 的叶片单元8;所述主进气管1、混入气进气管2通过Y形管路连接预混合管3。
所述主气体与混入气首先在预混合管3进行初步混合。
所述通过预混合管3的气体在混合管4进行二次混合。
所述缩口式导流管5锥度为1:0.5~1:5、广口端与窄口端圆的直径之比大于等于3:1。
所述混合腔6两侧进入的混合气体在混合腔6中部相向撞击流动进行三次混合。
所述撞击混合后的气体在体积较大的混合腔6膨胀进行四次混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计合理、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2、应用本实用新型,使气体四次混合,混合效果好,混合后气体满足计量检测用标准气体的要求;3、应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计量检测气体报警器过程中不能自行制备标准气体的困难,减少了标准气体钢瓶使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气体混合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混合管内叶片单元示意图。
符号说明:1-主进气管;2-混入气进气管;3-预混合管;4-混合管;5-缩口式导流管;6-混合腔;7-排气管;8-叶片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在使用前,用真空泵将混合器抽真空,然后一定流量的主流气体由两侧主进气管1进入预混合管3,同时一定流量的混入气由两侧混入气进气管2进入预混合管3,进行初步混合;经过初步混合的混合气体进入内部设置错开90°排列、 扭曲180°的叶片单元8的混合管4,进行二次混合;紧接着,两侧混合气体通过缩口式导流管5流入混合腔6,在混合腔6中部相向撞击流动,进行三次混合;撞击混合后的气体在体积较大的混合腔6内膨胀进行四次混合,使得混合效果进一步提升;充分混合均匀的混合气体最后由排气管7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38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自动上料测断刀装置
- 下一篇:电磁滚筒式炒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