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Ka波段耦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3391.2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4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陈晨;穆小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熠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5/12 | 分类号: | H01P5/1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ka 波段 耦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波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Ka波段耦合器。
背景技术
同类技术的耦合器大多存在频率低、功率小、驻波大、耦合度不可调的缺陷,功率一般在100W以内,驻波比在1.5以上,使耦合器实用性有限,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极好电气和机械性能的Ka波段耦合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Ka波段耦合器,其特征在于:
包含有端口部件、极化部件、腔体部件和吸收部件;
端口部件包含有一号圆形波导口、二号圆形波导口和三号圆形波导口;
极化部件包含有一级极化片、二级极化片和三级极化片;
腔体部件包含有一号方波导腔、二号方波导腔、三号方波导腔和耦合腔;
吸收部件包含有吸收腔;
三号圆形波导口接入一号方波导腔,接入处设置一级极化片、二级极化片和三级极化片;一号方波导腔接入耦合腔,耦合腔与对称的二号方波导腔和三号方波导腔连接,二号方波导腔和三号方波导腔分别接入二号圆形波导口和一号圆形波导口;耦合腔同时接入吸收腔,吸收腔位于一号方波导腔同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好的电气和机械性能,具有极化可调性,具有3dB、6dB耦合可调性;工作频带宽,使用寿命长,功率大于1000W,电压驻波在1.2以内;射频结构设计能完成大功率宽屏带微波传输,射频指标优异;应用范围广,广泛用于空间通信,军事通信,以及电视通信系统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矩行圆行波导转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极化部件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耦合部件示意图。
图中,1-Ka波段耦合器,2-一号圆形波导口,3-二号圆形波导口,4-三号圆形波导口,5-三级极化片,6-二级极化片,7-一级极化片,8-耦合腔,9-一号方波导腔,10-二号方波导腔,11-三号方波导腔,12-吸收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Ka波段耦合器,输入输出形式采用圆形波导形式,包含有端口部件、极化部件、腔体部件和吸收部件:端口部件包含有一号圆形波导口2、二号圆形波导口3和三号圆形波导口4;极化部件包含有一级极化片7、二级极化片6和三级极化片5;腔体部件包含有一号方波导腔9、二号方波导腔10、三号方波导腔11和耦合腔8;吸收部件包含有吸收腔12。腔体部件采用直接对金属材料进行切削加工形成腔体。(耦合腔8是否具有特殊的腔体结构?)
三号圆形波导口4接入一号方波导腔9,接入处设置一级极化片7、二级极化片6和三级极化片5;一号方波导腔9接入耦合腔8,耦合腔8与对称的二号方波导腔10和三号方波导腔11连接,二号方波导腔10和三号方波导腔11分别接入二号圆形波导口3和一号圆形波导口2;耦合腔8同时接入吸收腔12,吸收腔12位于一号方波导腔9同侧。
工作时,信号通过三号圆形波导口4输入耦合器,经过一级极化片7、二级极化片6和三级极化片5的极化,进入一号方波导腔9,转换为方波导后输入耦合腔8,再通过二号方波导腔10和三号方波导腔11,从二号圆形波导口3和一号圆形波导口2,由吸收腔12中填充的吸收材料吸收杂波。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熠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熠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33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还原蒸馏设备
- 下一篇:卷材热处理炉的喷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