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3349.0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5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董贵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贵生 |
主分类号: | F04D25/06 | 分类号: | F04D25/06;F04D29/7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张一平 |
地址: | 31501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及油烟分离、净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风机。
背景技术
在金属加工、焊接加工、食品加工、餐饮等行业都会产生大量的混合有油烟、油雾的混合气体,如果不对混合气体进行适当处理,不仅会影响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对环境也会造成严重污染。比如,在目前的集成灶、油烟机普遍使用由风道蜗壳、风轮、电机组成的离心风机抽取、排放油烟,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风轮旋转后产生的风压把烟油经风道蜗壳直接排到空气中。风机经过长时间使用后,风轮、风道蜗壳、金属过滤板会积累大量的油污,不仅造成排风量下降,而且使电机负荷增加,容易烧坏电机,从而降低风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在进风口实现油气分离的风机。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在进风口实现油气分离且能长期保持较好油气分离效果的风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风机,包括机壳、电机支架、安装在电机支架上的电机以及安装在电机轴上的叶轮,所述机壳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风口处设有一在电机驱动下与所述叶轮同步转动的滤油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风机,包括机壳、电机支架、安装在电机支架上的电机以及安装在电机轴上的叶轮,所述机壳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风口处设有一在电机驱动下与所述叶轮同步转动的滤油盘,在所述机壳上设有一用于清洗所述滤油盘的清洗装置。
清洗装置可以采用多种结构,优选地,所述的清洗装置包括有安装在所述机壳上靠近进风口的位置处的电磁阀和由该电磁阀驱动的能清洁滤油盘盘面的毛刷。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电磁阀安装在机壳的侧面,在机壳的进风口端面上设有一立柱,所述毛刷的刷柄后端与电磁阀的阀杆转动连接,刷柄的中部与所述的立柱转动连接。这样,需要清洗滤油盘盘面时,在电磁阀的驱动下,使毛刷与滤油盘的盘面相接触,并使滤油盘保持转动状态。
为了使滤油盘的清洗效果更好,所述的清洗装置还包括有安装在所述机壳上并能向滤油盘的盘面喷射清洁液的喷头。喷头与毛刷可以配合工作,清洗滤油盘时,可以先由喷头向滤油盘盘面喷出清洁液,然后通过毛刷对滤油盘盘面进行清洗,从而获得更好的清洗效果。
为了将滤油盘甩出的油收集起来后便于集中处理,在所述机壳上设有一与所述滤油盘相配合的接油槽,从所述滤油盘甩出的油滴入所述的接油槽内。风机长久使用后,可以定期倒掉接油槽内的油。
更进一步优选,在所述出风口处设有一对出风口吹出的风进行过滤净化的活性炭。活性炭可以除去异味,使出风口吹出的风更为清洁。
滤油盘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结构,优选地,所述的滤油盘的中心设有安装到电机轴上的安装孔,滤油盘的盘面呈放射状或者网格状或者分布有众多透气孔的板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风机的进风口设置在电机驱动下与叶轮同步转动的滤油盘,油烟在进风口处与滤油盘碰撞,把油烟从空气中分离出来形成油污而附在滤油盘上,并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将油污从滤油盘甩出,从而在进风口实现油气分离,大大降低进入风机内的空气含油量,进而不仅有效避免叶轮收到油烟污染,而且也使出风口吹出的风更为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风机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风机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采用的另一滤油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采用的又一滤油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风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风机为无蜗壳的离心风机,该风机包括机壳1、电机支架2、安装在电机支架上的电机3以及安装在电机轴31上的叶轮4,在机壳1上形成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风机为轴向出风。在进风口11处设有一个滤油盘5,滤油盘5的中心设有安装到电机轴31上的安装孔53,该滤油盘5安装在电机轴31的前端并在电机的驱动下与叶轮4同步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贵生,未经董贵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33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