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原油管道挠性爆破射流式清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3002.6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8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有;程晓龙;杜世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B08B9/027 | 分类号: | B08B9/027;B08B9/0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油 管道 爆破 射流 式清管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油管道清管器,尤其是一种原油管道挠性爆破射流式清管器。
背景技术
管道运输是油气运输中最快捷、经济、可靠的主要方式,油气的管道运输从原油、天然气的生产、精炼、储存及到用户的全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输油管道长时间、长距离的运行,将造成内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结垢,污垢的产生对输油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浪费大量能源,因此需要定期对管道进行除垢,这就需要使用管道清洁装置。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200620099889.4 中公开了一种射流清管器,该清管器的外观呈子弹形状,内部是空心的,尾部敞口,前端有射流孔,外壁有射流槽,具有一定的清垢能力。该清管器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外壁上没有增阻的皮碗装置,其在管道中运行时,清管器腔体内压力较小,经射流孔后射流压力低,冲击力小,清垢效果差,不能一次性彻底清除管道内壁污垢。同时由于该清管器呈长柱体状,在管道弯头处运行时容易发生卡堵。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101653773A 中公开了一种原油管线砂、蜡高压射流清管器,改清管器后座与外筒丝扣连接,喷射头固定在外筒上,皮碗固定在外筒上;支架固定在外筒内部,支架朝向后座的方向设有孔槽安装内筒,内筒内设有弹簧,弹簧由内筒内的簧架支撑,弹簧的另一端设有阀球,阀球由内筒、弹簧、后座共同限定空间位置,内筒末端的筒壁上开有槽,支架上开有丝孔与弹簧限位螺杆配合工作,弹簧限位螺杆顶着簧架。该清管器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可达到清管的目的。
但是,该清管器喷嘴沿径向的喷射范围较窄,由于污垢都产生在管道内壁上,用该射流清管器很难依靠高压水流的冲击力一次性将污垢清理干净,清洁效果不够理想。同时,在管道弯头处运行时通过能力差,依然存在卡堵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一次性彻底清除管道内壁污垢、清垢效果良好、可顺利通过管道弯头的原油管道清管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原油管道挠性爆破射流式清管器,包括推进腔体、射流喷嘴、万向连接装置、软管连接装置、激振装置、释压腔体,所述推进腔体上安装压紧螺母、皮碗与刮削片,所述推进腔体后端呈空心圆柱状,前端呈截面逐渐减小的空心锥体状,所述释压腔体呈两端截面小中间截面大的梭体状,所述推进腔体与所述释压腔体对应连接部位通过万向连接装置、软管连接装置双重连接,所述释压腔体上安装射流喷嘴,所述激振装置一端安装在释压腔体上,另一端安装在射流喷嘴上。
采用这样的清管器,就可以根据管道内径的大小选择与其尺寸对应的刮削片和皮碗,装配成适应于管道内径的清管器。清管器在水力推动下前进,经过推进腔体前端空心锥体,由于空心锥体截面的突然减小,水流压力急剧增加;水流经软管进入释压腔体,由于释压腔体的梭体结构,水流过流截面突然增大,水流压力又急剧降低,当压力低于气体分离压时,水流中溶解的气泡将分离出来。从软管流出的一部分流体冲击激振装置,使得振子另一端压缩带有气泡的水流,使其增压,气泡在压力作用下发生爆破,爆破瞬间产生大量能量,将气泡周围的水流经射流喷嘴喷射出来,强有力的冲击管道内壁污垢,清垢效果良好。同时,气泡爆破时对激振装置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使其向着软管端运动,这样激振装置在软管端流体冲击和气泡爆破冲击作用下不断往复运动,不断压缩气泡产生爆破,强有力的冲击管道内壁,一次性彻底清除污垢,清垢效果良好。与此同时,万向连接装置和软管连接装置使得该清管器具有一定的挠性,可顺利通过管道弯头,不易发生卡堵现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释压腔体沿圆周方向上均匀开有释压通道,释放压力形成低压环境,是气泡形成的必要条件;在释压通道内流出的液体对喷嘴射流清理掉的污垢起到冲刷作用,推动污垢沿着管道向前流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激振装置包括振子和安装在振子两端的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射流喷嘴沿圆周方向上均匀设有射流通道。
对于本实用新型具有推进腔体的原油管道挠性爆破射流式清管器,优选推进腔体上设有凸缘,用于定位安装刮削片与皮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30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文丘里管排风式通风橱
- 下一篇:振动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