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顶置式凸轮轴和摇臂轴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2402.5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9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于洋;邓玫;刘阳;王兵;符兴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46 | 分类号: | F01L1/46;F01L1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陈产林 |
地址: | 20043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顶置式 凸轮轴 摇臂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发动机配气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发动机普遍采用顶置式凸轮轴配气机构,机构中需要往复运动的零件少,符合发动机轻量化设计要求,同时提高了传动效率,降低发动机工作噪声,结构紧凑,对于大客车,大货车等专用车辆用发动机,国家强制要求安装缓速器或其他辅助制动装置,多数缓速器采用液压方式驱动制动活塞进行工作,故需要为缓速器提供稳定的制动油压十分重要,因此,本着发动机模块化设计的原则,如何将顶置式凸轮轴和摇臂轴的固定安装,与提供制动油压油路进行集成设计,达到发动机性能和成本控制的统一,显得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将发动机顶置式凸轮轴和摇臂轴固定安装在同一装置上,同时在发动机需要制动时,通过此装置给缓速器提供稳定油压,保证发动机制动可靠,从而达到车辆及时减速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发动机顶置式凸轮轴和摇臂轴支撑装置,包括上支撑、下支撑,上支撑和下支撑之间构成凸轮轴支撑孔,上支撑上设有摇臂轴安装平面、上支撑油道和缓速器制动油道,下支撑设有下支撑油道,下支撑上的下支撑油道与上支撑上的上支撑油道和缓速器制动油道贯通,上支撑和下支撑由摇臂轴端支撑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栓固定安装于缸盖顶面上。
上述的一种发动机顶置式凸轮轴和摇臂轴支撑装置,摇臂轴与摇臂轴安装平面上设有定位销孔,上支撑和下支撑结合面之间设有定位销孔,下支撑与缸盖顶面之间设有定位销孔。
达到机性能的工作时,将带传动效率,降低发动机工作噪声,结构紧凑;由于将发动机顶置式凸轮轴和摇臂轴同时固定安装在同一支撑装置上,与提供制动油压油路进行集成设计,在发动机需要制动时,通过此装置给缓速器提供稳定油压,保证发动机制动可靠,从而达到车辆及时减速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侧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装置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图1中,1为上支撑,2为下支撑,3为缓速器制动油道,4为摇臂轴端支撑固定螺栓孔,5为上支撑定位销孔,6为摇臂轴安装平面,7为支撑固定螺栓孔, 8为凸轮轴支撑孔,9为缸盖定位销孔,10为下支撑油道,11为摇臂轴,12为制动摇臂、13为制动电磁阀,14为凸轮轴,15为上支撑油道,16、摇臂轴端支撑固定螺栓,17固定螺栓,18为进气摇臂,19为排气摇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如附图1、2、3、4所示,一种发动机顶置式凸轮轴和摇臂轴支撑装置,由上支撑1和下支撑2组成,上支撑1上设有摇臂轴与上支撑定位销孔5,摇臂轴安装平面6、上支撑油道15和缓速器制动油道3,下支撑2设有下支撑与缸盖定位销孔9,下支撑油道10,上支撑1和下支撑2设有摇臂轴端支撑固定螺栓孔4和固定螺栓孔7,凸轮轴14安装于由上支撑1和下支撑2组合而成的凸轮轴支撑孔8中,摇臂轴11通过摇臂轴与上支撑定位销孔5定位于摇臂轴安装平面6,进气摇臂18、排气摇臂19和制动摇臂12分别安装于摇臂轴11上,下支撑2通过缸盖定位销孔9定位在缸盖上,两只摇臂轴端支撑固定螺栓16依次通过摇臂轴11、上支撑1和下支撑2上的摇臂轴端支撑固定螺栓孔4,将摇臂轴11、上支撑1和下支撑2固定安装于缸盖顶面上,一只固定螺栓17依次通过上支撑1和下支撑2上的固定螺栓孔7将上支撑1和下支撑2固定安装于缸盖顶面上,下支撑2上的下支撑油道10与上支撑1上的上支撑油道15和缓速器制动油道3贯通,制动电磁阀13固定安装于上支撑1上方,摇臂轴11与摇臂轴安装平面6上设有上支撑定位销孔5,上支撑1和下支撑2结合平面之间设有定位销孔,下支撑2与缸盖顶面之间设有缸盖定位销孔9。
当发动机需要减速时,电磁阀13打开,机油通过下支撑油道10、上支撑油道15和缓速器制动油道3,进入缓速器,在设定油压作用下带动缓速器制动活塞运动,推动安装于摇臂轴11上的制动摇臂12,顶开排气门,从而释放缸内功率,达到车辆及时减速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顶置式凸轮轴和摇臂轴的固定安装连接,与提供制动油压油路进行集成设计,结构十分紧凑,工作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24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