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压旋流冲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2351.6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5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胡友好;李克智;王晓宇;乔根才;赵宏宇;王树强;毕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新市石油工具厂 |
主分类号: | E21B21/00 | 分类号: | E21B21/00 |
代理公司: | 阜新市和达专利事务所 21206 | 代理人: | 邢志宏;赵景浦 |
地址: | 12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压旋流 冲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井下工具,特别涉及一种负压旋流冲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所用冲砂装置,在结构上设计为笔尖形冲砂或旋 流连续冲砂,在冲砂过程中大量冲砂液进入地层,冲砂返排能力差,冲砂不彻底,遇有胶结物或砂床井无法将胶结物或其它杂物完全清理出井外,旋转能力差无法使井内混合物形成滞流,使冲砂洗井效果不理想甚至达不到冲砂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可旋流,具有抽吸功能,返排能力强的负压旋流冲砂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负压旋流冲砂装置包括上接头、中心管缸套、轴承、压帽、稳钉,其特点是上接头下端外侧与中心管缸套上端内侧螺纹连接,喉管扩散管主体装在中心管缸套内,喉管扩散管主体上端插装在上接头下端内,喉管扩散管主体下端与泵体上端螺纹连接,泵体内对应喉管扩散管主体中心的位置设有喷嘴,泵体与中心管缸套之间用阀套固定连接,阀套上设有阀孔,泵体中间对应喷嘴下方的位置设有一个中心圆凹槽,中心圆凹槽两侧分别对称设有两个腰形通孔和两个弧形通孔,中心管缸套中部与皮碗轴套上端螺纹连接,硫化钢件一和硫化钢件二分别硫化在皮碗的上、下两端,硫化钢件一外面螺纹连接压帽,硫化钢件二内侧螺纹连接皮碗轴套下端,硫化钢件二外侧螺纹连接压帽,旋流主体内侧螺纹连接中心管缸套,外侧螺纹连接旋流背帽,旋流主体的外圆周上均布多个旋流槽,旋流背帽上端套装在皮碗轴套的下端,轴承、叶轮分别套装在中心管缸套外侧,中心管缸套下端螺纹连接导向头并用稳钉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负压旋流冲砂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抽吸性能好,冲砂返排能力强,遇有胶结物或砂床井可以将胶结物完全清理出井外,可以有效防止大量冲砂液进入地层,更好的保护地质环境。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
图1是负压旋流冲砂装置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中,1-上接头;2-中心管缸套;3-喉管扩散管主体;4-泵体;4-1-腰形通孔;4-2-弧形通孔;4-3-中心圆凹槽;5-阀套;5-1-阀孔;6-皮碗轴套;7-硫化钢件一;8-压帽;9-皮碗;10-硫化钢件二;11-旋流背帽;12-旋流主体;12-1-旋流槽;13-轴承;14-叶轮;15-稳钉;16-导向头;17-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照附图1~3,负压旋流冲砂装置的上接头1下端外侧螺纹连接中心管缸套2,喉管扩散管主体3装在中心管缸套2内,喉管扩散管主体3上端插装在上接头1下端内,喉管扩散管主休3下端与泵体4上端螺纹连接,泵体4内对应喉管扩散管主体3中心的位置设有喷嘴17。泵体4与中心管缸套2之间用阀套5固定连接,阀套5上设阀孔5-1,泵体4中间对应喷嘴17下方的位置设有一个中心圆凹槽4-3,中心圆凹槽4-3两侧分别对称设有两个腰形通孔4-1和两个弧形通孔4-2。中心管缸套2中部与皮碗轴套6上端螺纹连接,硫化钢件一7和硫化钢件二10分别硫化在皮碗9的上、下两端,硫化钢件一7外面螺纹连接压帽8,硫化钢件二10内侧螺纹连接皮碗轴套6下端,硫化钢件二10外侧螺纹连接压帽8。旋流主体12内侧螺纹连接中心管缸套2,外侧螺纹连接旋流背帽11,旋流主体12的外圆周上均布多个旋流槽12-1,旋流背帽11上端套装在皮碗轴套6的下端,轴承13、叶轮14分别套装在中心管缸套2的外侧,中心管缸套2下端螺纹连接导向头16并用稳钉15固定。
负压旋流冲砂装置的工作过程是:上接头1接油管柱下井到达设定位置后,环空连接管线,注入高压冲砂洗井液,一部分冲砂洗井液经阀孔5-1进入到中心圆凹槽4-3,经过喷嘴17形成高速射流,在泵体4和喉管扩散管主体3的环腔形成负压区,将井下液砂混合液经腰形通孔4-1抽吸到管柱内部排出井外。同时高速射流洗井液经过喉管扩散管主体3中心通道在喉管扩散管主体3上端内腔扩散在其上端内壁附近形成负压区,将井下混合液经弧形通孔4-2抽吸至管柱内腔排出井外。大部分冲砂洗井液经皮碗9截留,通过皮碗轴套6上端的侧槽进入皮碗轴套6与中心管缸套2的环空进入旋 流主体12,经过旋流槽12-1形成旋流,带动叶轮14高速旋转,使液砂混合物形成端流,经导向头16下端的多孔被抽吸进入管柱内腔和高速射流液一起排出井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新市石油工具厂,未经阜新市石油工具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23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