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用LED植物栽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0737.3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8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岑益超;毕凯;余桂英;姚芦鹬;王毅;王志强;胡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9/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led 植物 栽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栽培装置,尤其是一种家用的植物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变得突出,为了自身的健康,人们尝试在室内种植有机蔬菜和观赏花卉,这不仅有利于自身健康,而且能体验到农耕乐趣。现有的室内植物培养箱可以保证植物快速生长,但结构复杂、灵活性差、封闭、价格高等缺点,无法在家庭用户中大面积普及。如专利号为200610119240.9,名称为《气培式植物无糖组培装置》的专利描述了通过培养容器外部装置将营养液从液态变为雾态,并与CO2气体混合随喷雾管道进入培养容器,控制电磁阀定时、定量工作,并使用温度、湿度、光照度检测探头进行检测,维护培养容器内环境状态。该装置能实现植物的快速生长,但由于涉及器件众多,系统控制复杂,体积较大,无法在普通家庭中推广,而且没有利用绿色植物的观赏价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植物培养箱存在结构复杂、灵活性差、封闭、价格高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实用、美观且便于栽培管理的开放式植物栽培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由培养架、无土培养容器、LED光源、环境光检测装置、光照控制装置组成,培养架有多个隔层,隔层上表面放置无土培养容器,培养容器采用玻璃或者透明塑料制作,容器水平设有均布孔洞的养殖板,植物固定在孔洞的养殖板上,隔层下表面安置LED光源,LED光源成直线排列,环境光检测装置为方形盒子,悬挂在培养架外侧,用来感受室内光的变化,光照控制装置与环境光检测装置相并列,用于控制LED光源发光状态,接收室内光强大小变化信息。
所述的LED光源包括中心波长为660nm的红光和中心波长为460nm的蓝光。
本实用新型植物栽培装置的特点如下:
(1)本装置结构简单、实用、美观且便于栽培管理,可根据环境光变化和特定需要,提供生长、观赏、观察三种工作模式。
(2)本装置为开放式设计,使植物暴露在室内空气中,利用室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的生长条件来栽培植物,起到调节净化空气的作用,而且视觉舒适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兼有观赏和食用价值的家用LED植物栽培装置主要由培养架1、无土培养容器2、LED光源3、环境光检测装置4、光照控制装置5组成。培养架1由3个(根据培养植物数量可调整为4个)隔层6组成,每层为长方形;无土培养容器2位于隔层6上表面上,采用玻璃或者透明塑料制作,容器水平设有均布孔洞的养殖板,植物固定在孔洞的养殖板上,可以避免植物生长过程中出现倒伏,隔层6下表面安置LED光源3,每颗光源成直线排列,LED光源3主要以中心波长为660nm的红光和460nm的蓝光为主,还有黄光、绿光、远红光。红光用于促进植物长高,蓝光用于保持植物外形高度和质量,远红光有利于细胞分化,黄光、绿光和红光、蓝光混合成白光,便于观察植物生长状态。LED光源有三种工作模式,在雨天、阴天、夜晚等光线不足的时候,选择生长模式,开启红光、蓝光和远红光促进植物生长;当有客人拜访时,选择观赏模式,红、黄、绿、蓝多种颜色光间隔闪烁,活跃气氛;当植物可以食用时,选择观察模式,红蓝黄绿光混合成高显色指数的白光,方便人眼观察。环境光检测装置4为方形盒子,悬挂于培养架1外侧,由光照度传感器及外围电路组成;光照控制装置5与环境光检测装置4相并列,用于控制LED光源发光状态,接收室内光强大小变化信息,由微处理器和LED驱动电路组成。首先由环境光检测装置4感受光环境变化,光照控制装置5根据所处的场景选择LED工作模式,可以是促进生长的光配方,间隔闪烁的观赏模式或者用于观察植物生长状态的观察模式,实现既能促进植物生长又能愉悦心情,净化室内空气。整个装置为开放式,不对温度、湿度、CO2浓度进行控制,可近距离观察与触碰植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学院,未经中国计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07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点对点网络系统以及通信装置
- 下一篇:Diameter会话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