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体的混合造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6448.6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0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胜;郑晓杰;刘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顶味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18 | 分类号: | B01F3/18;B65G53/24;B01J2/00 |
代理公司: | 瑞安市翔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3222 | 代理人: | 陈向东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体的混合与造粒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香料制作过程中,粉体物料经混合机混合搅拌后,一般由人工将混合后的物料通过料盆送到造粒机内进行造粒,这个过程需要工作人员要来回不断地搬运沉重的物料,对工作人员来说,无疑加大了劳动强度,产能也随着体能负担而降低,从而进一步影响了产能;如果有两套设备的话,就需两个人分别搬运,对企业来说,这也无疑提高了生产成本;另外,人员过多的操作大大提高了人员与原料的接触几率,容易造成产品的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创新设计了一种省人工、降低劳动强度、生产卫生的粉体混合造粒装置,该混合造粒装置包括有混合机与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与造粒机之间设有送料管,所述送料管一端与混合机的出料口连通,另一端和位于造粒机上的抽料桶连通,并设置于抽料桶的侧面,在抽料桶上端还接通有抽料管,所述抽料管接于真空抽料机上。
所述混合机的出料口的下方设有料斗,送料管接于料斗的下端口。
所述抽料桶内设有网格挡片,所述网格挡片位于送料管接入口上方。
所述混合造粒装置并排设有两套。
按照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粉体混合造粒装置,通过真空抽料机将混合机内的物料经送料管送到造粒机,显著降低了劳动强度,只需一个人看着就行,如果增加到两套的话也无需添设人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大大降低了企业人员的投入,节省了生产成本,另外,搬运人员的减少意味着二次污染概率的降低,使产品的品质得到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造粒机部分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混合造粒装置包括有混合机1与造粒机4,如图2所示,物料9在混合机1混合搅拌后送往造粒机4进行造粒成型。本实用新型在混合机1与造粒机4之间设有送料管3,送料管3的一端与设置在混合机1的出料口下方的料斗2连通(此处料斗的作用是还可以在外面进行人工搅拌),另一端和位于造粒机4上的抽料桶5连通,抽料桶5上端接通有抽料管6,抽料管6接于真空抽料机7上,为防止物料9被抽到抽料管6内,送料管3与抽料桶5的接口低于抽料管6管口,即送料管3的接入口位于抽料桶5侧壁,这样混合好的物料9通过阀门流到料斗2内,再开启真空抽料机7,将物料9从料斗2经由送料管3送到抽料桶5,借助自重,物料9落到了造粒机4内,然后由造粒机4造粒。为了防止物料9可能被抽到抽料管6内,本实用新型在抽料桶5内高于送料管3接入口的位置设置网格挡片8。
利用上述结构的混合造粒装置进行生产,显著降低了劳动强度,只需一个人看着就行,如果增设多套的话也无需添加人员,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了企业人员的投入,节省了生产成本,另外,搬运人员的减少意味着二次污染概率的降低,使产品的品质得到保障,较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与进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顶味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顶味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64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同心双轴气液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实用的垃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