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加药降粘空心采油管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6051.7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6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秦洁强;王岱光;黄向梅;秦铁军;李品键;孙勇;李俊堂;张志刚;刘国辉;秦贺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洁强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17/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罗文远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加药降粘 空心 采油 管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油管柱,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加药降粘空心采油管柱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的逐渐开采,稠油井越来越多,严重影响油田产量,目前超稠油区块油井常采用蒸汽吞吐的方法生产,注汽放喷后期随着超稠油在管内流动,温度下降,原油粘度逐渐上升,流动阻力增大,常出现地层仍有压力但管柱内原油不流动,放喷放不干净的现象。如果直接下杆式泵则因为管柱内有大量原油下行遇阻,影响稠油井的开采;而现有的加药通常的做法是从油套管环形空间向井内加降粘剂,液量少含水较低的井还要适当掺一定数量的水,药剂一次性倒入井内,其混合时间短,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大大提高混合效果的新型加药降粘空心采油管柱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套管、油管、空心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泵、导向器、工作筒、搅拌器、空心螺旋杆、叶片,套管内部固定油管,油管内部通过扶正器固定空心抽油杆,所述的空心抽油杆上设有抽油泵,抽油泵连接空心螺旋杆,空心螺旋杆连接搅拌器,油管下部连接工作筒,所述的搅拌器位于工作筒内部,所述的搅拌器的外部设有叶片。
上述的搅拌器的底部设有引导头,所述的引导头能更深入的将混合热流体注入,降低井内稠油的粘度。
上述的空心抽油杆上设有单向阀,防止热流体倒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空心抽油杆连接地面热流体,通过空心抽油杆将地面热流体引入地下,在搅拌器内进行搅拌混合,一部分通过叶片散出,一部分通过引导头注入稠油区块,混合效果大大提升,降低稠油粘度,降低产出液的粘度,提高采油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套管1、油管2、空心抽油杆3、扶正器4、抽油泵5、单向阀6、导向器7、工作筒8、搅拌器9、空心螺旋杆10、叶片11、引导头12。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套管1、油管2、空心抽油杆3、扶正器4、抽油泵5、导向器7、工作筒8、搅拌器9、空心螺旋杆10、叶片11,套管1内部固定油管2,油管2内部通过扶正器4固定空心抽油杆3,所述的空心抽油杆3上设有抽油泵5,抽油泵5连接空心螺旋杆10,空心螺旋杆10连接搅拌器9,油管2下部连接工作筒8,所述的搅拌器9位于工作筒8内部,所述的搅拌器9的外部设有叶片11。
其中,搅拌器9的底部设有引导头12,所述的引导头12能更深入的将混合热流体注入,降低井内稠油的粘度。
另外,空心抽油杆3上设有单向阀6,防止热流体倒流。
空心抽油杆连接地面热流体,通过空心抽油杆将地面热流体引入地下,在搅拌器内进行搅拌混合,一部分通过叶片散出,一部分通过引导头注入稠油区块,降低稠油粘度,降低产出液的粘度,提高采油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洁强,未经秦洁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60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汉语言文学辅助教学展示板
- 下一篇:一种售餐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