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耙装机喷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2362.6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0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丁三红;刘世忠;张中华;张海涛;姜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三红 |
主分类号: | E21F5/04 | 分类号: | E21F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装机 喷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雾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耙装机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井巷施工时,采用耙斗式装岩机(简称耙装机)使用非常广泛,由其在岩巷施工中,采用耙装机装岩应用更为平常。耙装机在捣货、耙货的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的粉尘,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内的相关规定,为切实做好采掘工作面粉尘治理,减少源头产尘率,改善井下作业环境,防止粉尘产生,耙装机漏斗上方需安装喷雾装置,喷雾装置距离扒矸机漏斗的高度不得超过1米。现有使用的耙装机不涵盖此种喷雾装置,喷雾装置在使用时,是在耙装机漏斗上方打装固定锚杆然后将喷雾装置固定在锚杆上。因此每次移动耙装机时需拆除喷雾装置,再重新打装固定锚杆重新安装,给施工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便携式耙装机喷雾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一种便携式耙装机喷雾装置,包括固定架、吊钩、滑竿、喷头、水气连接管,所述固定架采用门框式结构,其中两个竖直架固定在耙装机上,水平架位于耙装机漏斗上方;所述滑竿安装在水平架上,并能沿着水平架中开的槽移动,所述滑竿设置多根;所述吊钩安装在滑竿上,水气连接管连接喷头,所述喷头和水气连接管通过吊钩挂接在滑竿上。
进一步的,所述挂接喷头的滑竿上还设置有气泵和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架和水平架的连接处,另一端挂在滑竿轴上;气泵设置两个,分别位于挂接喷头滑竿的两端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能现场拆卸组装,方便搬运,便于携带;工作时能跟随耙装机移动,无需重新安装,工作效率高;通过控制气泵工作调整喷头位置,更好的降尘,使用效果更理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视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架,2、吊钩,3、滑竿,4、喷头,5、水气连接管,6、耙装机,7、耙装机漏斗,8、气泵,9、复位弹簧,10、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便携式耙装机喷雾装置,包括固定架1、吊钩2、滑竿3、喷头4、水气连接管5,所述固定架1采用门框式结构,其中两个竖直架固定在耙装机6上,水平架位于耙装机漏斗7上方;所述滑竿3安装在水平架上,并能沿着水平架中开的槽10移动,所述滑竿3设置多根;所述吊钩2安装在滑竿3上,水气连接管5连接喷头4,所述喷头4和水气连接管5通过吊钩2挂接在滑竿3上。
进一步的,所述挂接喷头4的滑竿3上还设置有气泵8和复位弹簧9,复位弹簧9一端固定在竖直架和水平架的连接处,另一端挂在滑竿轴上;气泵8设置两个,分别位于挂接喷头滑竿3的两端轴上。
使用时,将本装置固定架焊接或采用螺丝固定方式固定到耙装机漏斗上方,使本装置与耙装机形成一个整体,减少了移耙装机时重新拆装带来的不便;固定架采用门式结构,由管材焊接而成,结构牢固;可移动的滑竿使得本装置具有良好的调节性,通过控制气泵调节喷头位置使喷雾范围始终覆盖整个漏斗上方,防尘效果好。风带、水带组成的水气连接管固定在固定架上,外观美观,整体效果好。
本装置具有良好的牢固性、调节性、防尘效果好,并减少移机时施工工序,省去了固定锚杆的打装,按每100米巷道计算预计可节约材料费用400元,值得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三红,未经丁三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23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