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伪包装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7254.X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3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尤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众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55/02 | 分类号: | B65D5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6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伪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防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伪包装盒。
背景技术
全球防伪市场的年总值为2000亿美元,国内防伪市场年总值为500多亿人民币。假货一年卖出2000亿,假冒伪劣商品对企业和消费者造成的损失无法估计。全国各地出现的毒酒事件,每年就致使数以千计的消费者中毒,不少人致残、致死;每年查获假药案约为2万件,标值数亿元,不少人因服用、注射了假药而死亡,对假劣药物的无效而加剧病毒、延误治疗的则无法统计;劣质化妆品使消费者为祛斑增白美容而变成“花脸”、“大麻子”毁容的事例屡见不鲜;劣质木工机械设备,让众多伤残者至今谈虎色变,心有余悸;劣质电线、电器作为多起火灾的“元凶”,现仍安装铺设在一些楼堂馆所之中,埋下令人担忧的隐患。
现有的防伪技术中多采用在产品包装盒上贴防伪标签(如:二维码、防伪电话的标签等)或直接在包装盒上形成防伪图案的方式来进行产品的真假验证,但产品的包装盒可以被重复利用,即在真品的包装盒中装赝品,因此仍然无法有效地实现产品防伪。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一次性的产品防伪验证。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伪包装盒,包括:盒体、动态令牌、触发引线和粘结剂,所述动态令牌位于盒体内部,盒体上形成有透光结构,所述动态令牌的显示屏位于所述透光结构处,所述粘结剂附着在触发引线上,所述触发引线还连接动态令牌的内部电路。
其中,所述触发引线上被所述粘结剂附着的表面形成有防滑图案。
其中,所述盒体包括盒盖,所述粘接剂位于所述盒体上与所述盒盖结合处。
其中,所述粘结剂为单面胶贴,所述单面胶贴将所述触发引线贴在盒盖上。
其中,所述触发引线的长度大于所述动态令牌离盒盖的距离。
其中,所述触发引线为导电纸。
其中,所述粘结剂包括:双组份环氧胶。
其中,所述盒体上的透光结构为盒体上的开口。
其中,所述盒体上的开口出还设有透明保护层。
其中,所述盒体为透明材料制成。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防伪包装盒将动态令牌安装在盒体上,该动态令牌为一次性的,打开包装时触发引线导致动态令牌内部电路损坏,从而实现一次性的产品防伪验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伪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伪包装盒及其内部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防伪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防伪包装盒包括:盒体1、动态令牌2、触发引线3和粘结剂4。动态令牌2位于盒体内部,盒体上形成有透光结构,动态令牌2的显示屏21位于透光结构处。粘结剂4附着在触发引线3上,触发引线3还连接动态令牌2的内部电路。触发引线3可以是金属导线,可以通过开关结构连接动态令牌2的内部,触发引线3相当于控制开关打开和关闭的一端,触发引线3脱离动态令牌2时内部电路智能检测到线路断连,从而触发自毁程序,清空内部重要数据,使动态令牌2不再产生动态口令,从而实现一次性验证。
本实施例中,盒体1上的透光结构为盒体上的开口,动态令牌2的显示屏21位于开口处,使从盒外能看到其显示的动态口令。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显示屏21受损,盒体1上的开口出还设有透明保护层5。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透明材料制作的盒体1,即整个盒体1上的每一处都可以认为是透光结构。
本实施例中,盒体1包括盒盖,粘接剂4可以位于盒体1上与盒盖结合处。粘结剂4可以为单面胶贴,单面胶贴将触发引线3贴在盒盖上。这样在盒盖开启后,触发引线3随着盒盖的开启被拽出动态令牌2内部,内部电路智能检测到线路断连,从而触发自毁程序,清空内部重要数据,不再产生动态口令,从而实现一次性验证。进一步地,触发引线3的长度大于动态令牌离盒盖的距离,这样避免了触发引线3绷得太紧,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震动被误拽出动态令牌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众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众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72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