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器开启和关闭电路以及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5609.1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0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思更;赵其圣;李明;路磊;薛登山;贲仕健;闫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50 | 分类号: | H04B10/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器 开启 关闭 电路 以及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激光器开启和关闭电路以及光模块。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光纤通信中,尤其是在接入网领域,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简称EPON)、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igabi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简称GPON)等光网络被应用到各种领域。
其中,光模块是一种将光信号和电信号进行相互转化的模块,用在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单元中。具体的,光模块包括电路板以及激光器,并且在电路板上形成有驱动激光器开启和关闭的电路。现有的激光器开启和关闭电路需要采用软件或者软件配合硬件来的方式来实现,处理时间较长,因此使得激光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光器开启和关闭电路以及光模块,用以快速的开启和关闭激光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光器开启和关闭电路,包括:微处理器、选择器、偏置电路;
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提供给所述选择器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并输出偏置参数给所述选择器;
所述选择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微处理器提供的高电平信号时,所述选择器导通,并将所述偏置参数提供给所述偏置电路;在接收到所述微处理器提供的低电平信号时,所述选择器断开;
所述偏置电路用于在所述选择器导通时,接收所述偏置参数,以驱动激光器开启;在所述选择器断开时,以驱动所述激光器关闭。
可选的,所述微处理器包括至少两个引脚;
其中,第一引脚与所述选择器连接,用于提供给所述选择器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
第二引脚与所述选择器连接,用于输出偏置参数给所述选择器。
可选的,所述偏置电路用于在所述选择器导通时,接收所述偏置参数,以驱动激光器开启包括:
所述偏置电路与所述激光器连接,在所述偏置电路接收到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选择器提供的偏置参数时,根据所述偏置参数输出驱动参数,以驱动所述激光器开启。
可选的,所述选择器为单刀双掷开关。
可选的,所述单刀双掷开关包括至少四个引脚;
其中,第一引脚与所述微处理器第一引脚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微处理器提供的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
第二引脚用于在所述第一引脚接收到所述微处理器提供的低电平信号时,使所述选择器处于断开状态;
第三引脚与所述微处理器第二引脚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微处理器输出的偏置参数;
第四引脚与所述偏置电路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引脚接收到所述微处理器提供的高电平信号时,与所述第三引脚连接,所述选择器处于导通状态,将所述第三引脚接收的所述偏置参数发送给所述偏置电路;在所述第一引脚接收到所述微处理器提供的低电平信号时,与所述第二引脚相连。
可选的,所述偏置电路为镜像电流源。
可选的,所述镜像电流源包括:第一三极管单元、第二三极管单元、第一电阻单元、第二电阻单元;
所述第一三极管单元的集电极与所述选择器的第四引脚连接,用于与所述选择器处于导通状态时,接收所述微处理器提供的偏置参数,所述第一三极管单元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电阻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单元的基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单元的基极连接;
所述第二三极管单元的集电极与所述激光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偏置参数输出驱动参数,以使得激光器开启,所述第二三极管单元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电阻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单元的基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单元的集电极连接;
所述第一电阻单元的第二端与电源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单元的第二端与电源连接。
可选的,所述激光器开启和关闭电路还包括: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用于保护激光器的开启和关闭。
可选的,所述保护电路包括:一电阻单元、一电容单元;
所述电阻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激光器连接,所述电阻单元的第二端与接地点连接;
所述电容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电阻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单元的第二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56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自动报警体温计
- 下一篇:车载安全气瓶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