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呼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5568.6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7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许均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均国 |
主分类号: | A62B18/02 | 分类号: | A62B18/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呼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呼吸器。
背景技术
呼吸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化学战剂的使用而研究开发的,现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目前,一般的呼吸器都具有以下技术特征:呼吸器内罩适于形成抵靠脸部的密封,从而为呼吸器提供了空腔,外罩的内部设有过滤器,外部的空气通过外罩过滤器再通过一个连接口进入内罩空腔后而吸入人体,该过滤器从吸入空气中除去有害物质,该呼吸器外罩可防止外界的、可能有害的空气进入空腔内并因此而进入配戴者的肺中。呼气时一般通过由配戴者呼气产生的正压,通过排气孔排出,或者吸气时外面的新鲜空气通过施加的负压经过过滤片而进入内罩空腔吸入人体内,该类呼吸器可有效阻隔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另外,常用简易呼吸器(即普通口罩)是用空气过滤片直接覆盖在面部。
然而,现有的呼吸器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在于:1、现有的呼吸器在与人体面部接触部位均采用固定设置,呼吸器不能根据脸部轮廓或者鼻梁的形状进行调整,从而导致呼吸器不能适合于所有不同面部特征的使用者;2:现有的呼吸器在与人体面部接触部位采用的软质塑胶材料,不吸水,在温度较高环境下汗水无处渗透,水分集于呼吸器与面部接触部位,长时间使用有不适感及容易损伤接触部位的皮肤。3、常用简易呼吸器(即普通口罩)密封度差,不能有效阻隔有害物质进入人体,也没有单独的呼气组件,呼出气体难以尽快排出罩体。4.现有所有呼吸器均舒适度差,实用功能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呼吸器,可适于不同配戴者的脸部轮廓或者鼻梁的形状,显著提高呼吸器使用者的舒适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呼吸器,包括罩体和呼吸过滤装置,所述罩体包括底座、外罩、内罩,所述外罩边缘处卡接于底座外侧上平台,所述内罩卡接于底座内侧上平台,所述呼吸过滤装置卡接于外罩和内罩之间,外罩与呼吸过滤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新型呼吸器还包括可充气或者放气的空心状气囊,所述气囊与底座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下端设有底座球形扣接凹槽,底座上端设有两个卡接平台,内侧上平台卡接内罩,外侧下平台卡接外罩,上端卡接平台外侧为呼吸过滤装置卡接位。
优选地,所述空心气囊包括气囊本体、与气囊本体一体成型的气囊球形扣接部,该气囊球形扣接部扣接于底座球形扣接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气囊本体的外侧面设有吸汗垫片。
优选地,所述内罩上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底座上部设有第一底座卡接平台,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于该第一底座卡接平台上。
优选地,所述外罩内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底座上部外侧设有第二底座卡平台,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于该第二底座卡平台上。
优选地,所述内罩中间处设有单向出气阀组件,单向出气阀组件外设有一组与内罩一体成形的环形凸起阻隔片,阻隔片外设有环形空气过滤片卡环;卡环外至内罩底部边缘设有空气过滤片网格状托网。
优选地,所述气囊上设有气孔。
优选地,所述气囊、底座的延伸轨迹均呈环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气囊,气囊与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气囊为空心状,所述气囊可充气或者放气。该气囊与人体面部接触部位比较柔软的设计,当气囊与使用者面部接触时气囊形状自动根据人体面部特征完成第一次调节,其卡槽结构设计亦可根据不同配戴者的脸部轮廓或者鼻梁的形状而进行局部手动调节,完成了第二次调节,显著增强了呼吸器的适应性;同时,气囊本体的外侧面设有吸汗垫片,具有吸水功能的柔软的吸汗垫片,可吸收配戴者在温度较高环境使用时产生的汗水及呼出的凝结于底座边缘的水分,大大提高佩戴者的舒适度,保持气囊的清洁性;另外,这种网格内罩直接卡接于底座,大大简化呼吸器的结构,减少了器具重量,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在内罩上设有单向出气阀组件,可方便配戴者的呼吸作用,使得呼吸器内部的空气和外界的空气得以及时交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和气囊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罩;2、过滤芯片;3、气囊;31、气囊球形扣接部;32、气孔;33、吸汗垫片;34、气囊本体;4、底座;5、内罩;6、单向出气阀组件;61、连接杆;62、连接柱;63、单向阀片;64、套筒;7、第一卡接部;8、第二卡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均国,未经许均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55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