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层次套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5348.3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3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谢成助;谢学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大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8/00 | 分类号: | B32B18/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闻卿 |
地址: | 中国台湾苗栗县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陶瓷,特别是一种多层次套瓷。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已知陶瓷器的外观图案可经由低温转印的方式或在温度700~800℃的条件下烧制形成。然而,由于此类表面处理方式所制做的外观图案的耐磨性不佳,在日常生活中如:碗、盘、或杯等陶瓷器日用品的使用频率较高的情况下,容易导致陶瓷器上的外观图案剥落或褪色。如此一来,这样的表面处理方式不仅影响陶瓷器的美观,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可能因图案的材料脱落而产生沾手或误食的疑虑。因此,如何改善陶瓷器上的外观图案的耐磨性,是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所必须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多层次套瓷,多层次套瓷包含内层陶瓷、中层陶瓷、外层陶瓷以及透明釉药层。内层陶瓷具有内层上表面、内层下表面、内层侧表面与内层厚度,其中内层上表面与所述内层下表面相对,内层侧表面与内层上表面以及内层下表面相邻,内层上表面至内层下表面的距离为内层厚度。中层陶瓷具有中层上表面、中层下表面、中层侧表面与中层厚度,其中中层上表面与中层下表面相对,中层侧表面与中层上表面以及中层下表面相邻,中层上表面至中层下表面的距离为中层厚度,中层厚度为内层厚度的二倍,以及其中中层上表面与内层上表面共面,中层陶瓷包围内层陶瓷并与内层侧表面以及内层下表面致密接合。外层陶瓷具有外层上表面、外层下表面、外层侧表面与外层厚度,其中外层上表面与外层下表面相对,外层侧表面与外层上表面以及外层下表面相邻,外层上表面与外层下表面的距离为外层厚度,外层厚度为中层厚度的二倍,以及其中外层上表面与中层上表面共面,外层陶瓷包围中层陶瓷并与中层侧表面以及中层下表面致密接合。透明釉药层附着于内层上表面、中层上表面、外层上表面或外层侧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方面解决了陶瓷器上的外观图案容易剥落或褪色的问题,并提升了陶瓷器上的外观图案的耐磨性。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多层次套瓷的前视图;
图2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多层次套瓷沿图1的线段X-X的剖面图;以及
图3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多层次套瓷沿图1的线段Y-Y的剖面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内层陶瓷
2:中层陶瓷
3:外层陶瓷
4:透明釉药层
5:贯穿孔
61:内层上表面
64:内层下表面
68:内层侧表面
71:中层上表面
74:中层下表面
78:中层侧表面
81:外层上表面
84:外层下表面
88:外层侧表面
100:多层次套瓷
X、Y:线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实用新型的数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
图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多层次套瓷的前视图,以及图2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多层次套瓷沿图1的线段X-X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大窑业有限公司,未经加大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53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面IML模内覆膜
- 下一篇:一种透视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