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动肢体抬高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5285.1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9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林爱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爱翠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100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 肢体 抬高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可手动调节角度且用于抬高患肢的肢体支架。
背景技术
手术后患肢的血液循环障碍会使患肢肿胀,不利于快速康复,主要表现为红、肿、热、痛。
国内临床上多采用布朗式架或垫枕法,即采用枕头垫高或用楔形海绵垫将患肢抬高。但是枕头垫高需要数个枕头在而且抬高高度不能准确设定或不能准确调节。另外,楔形海绵垫高度是固定的,并且由于质量过轻,重心高,不能稳固地支撑患肢,易使患肢倒下。CPM(连续被动活动)机虽然可以多角度抬高患肢,且可以缓慢运动,但重量较重,价格昂贵,不适用于病人长时间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轻便、容易调节、简易以及成本较低的肢体抬高支架。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动肢体抬高支架,包括底座、n形支架和用于放置患肢的支撑板,所述底座的顶面设有两道并列的凸起,所述支撑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两道凸起的端部处,所述n形支架的底部两侧分别铰接在所述两道凸起中部相对的内侧面上,所述支撑板的背面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齿条;当所述支撑板立起时,所述n形支架顶部嵌在所述齿条上的齿槽内;当所述支撑板扣合在所述底座上时,所述n形支架放倒在所述两道凸起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两道凸起的端部和中部内侧分别开设有相对应的铰接孔,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两侧和n形支架的底部两侧分别向外延伸有用于装配在所述铰接孔内的转轴。
进一步的,所述齿条为并列平行设置的两根,所述两根齿条的外侧间距小于所述两道凸起的内侧间距,当所述支撑板扣合在所述底座上时,所述齿条嵌合在所述两道凸起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面包裹有内凹的U形海绵。
进一步的,在所述齿条的每个齿槽处设有用于标记所述支撑板与底座之间夹角的不同度数刻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肢体抬高支架,结构简易,在抬高患肢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n形支架与齿条之间的配合角度,以获得不同的支撑效果。不使用时可以将其合起收藏,不占据空间。
另外,支撑板表面设有U形的海绵,可以给患者带来舒适的感受,齿条外设有度数刻度,可以辅助精确调节支撑板的支撑角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手动肢体抬高支架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手动肢体抬高支架在撑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手动肢体抬高支架在扣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根据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手动肢体抬高支架,包括底座1、n形支架2和用于放置患肢的支撑板3。
其中,底座1的顶面设有两道并列的凸起4,两道凸起4的端部和中部内侧分别开设有相对应的铰接孔。
支撑板3的一端铰接在两道凸起4的端部处,n形支架2的底部两侧分别铰接在两道凸起4中部相对的内侧面上,支撑板3的一端两侧和n形支架2的底部两侧分别向外延伸有用于装配在铰接孔内的转轴。
支撑板3的顶面包裹有内凹的U形海绵,支撑板3的背面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齿条5。齿条5为并列平行设置的两根,两根齿条5的外侧间距小于两道凸起4的内侧间距。
当所述支撑板3立起时,所述n形支架2顶部嵌在所述齿条5上的齿槽内,n形支架2与齿条5配合以调节支撑板3的撑起角度,在齿条5的每个齿槽处设有用于标记支撑板3与底座1之间夹角的不同度数刻度。
当所述支撑板3扣合在所述底座1上时,所述n形支架2放倒在所述两道凸起4之间,齿条5嵌合在两道凸起4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爱翠,未经林爱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52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磨床中的砂轮修整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修磨机坯料测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