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电磁炉的连接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4237.0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3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王涛;乔中义;李红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8;H01B11/04;F24C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电磁炉 连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电磁炉的连接线。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磁炉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渐向超薄方向发展。如今家用电磁炉的各大厂商,都推出了各种结构的超薄电磁炉。
但是,现有的超薄电磁炉仍然不够薄且外形并不美观。随着人们生活的发展,家居装潢水平的提升,各种家用电器的外观亦愈来愈美。电磁炉亦需要一种新的结构来提升自己的外观形象,如专利“CN200610017965.7”中记载的一种电磁炉结构,但是该种电磁炉在使用的过程中,亦存在各种不方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电磁炉的连接线,可使得电磁炉与电源盒配合工作更为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适用于电磁炉的连接线,设于电磁炉和所述电磁炉的电源盒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本体内设用于供电的强电电源线和用于信号传输的信号线。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方案为:所述信号线与所述强电电源线于所述本体内并列排布。该方案中并列排布,连接线本体本身更薄,更便于安装,使得用户体验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方案为:所述信号线至少为一条。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选方案为:所述强电电源线至少为两根。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优选方案为:所述信号线为多根,多根信号线绕设在一起且分别呈螺旋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势在于:突破现有技术中强电和弱电分离设计的技术障碍,把强电电源线和弱电的信号线集成在一根线内,电磁炉与电源盒间只需通过一根线即可连接,使用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亦可根据下述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1的连接线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1的连接线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连接线,2-信号线,3-强电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考图1、图2,一种适用于电磁炉的连接线1,设于电磁炉和对电磁炉进行供电及控制的电源盒之间,电源盒通过连接线1对电磁炉进行供电,并与电磁炉里其它电路模块进行通信。
连接线1本体内包括完成给电磁炉内线圈进行供电的强电电源线3和完成信号传输功能的信号线2。强电电源线3为两根。信号线2为四根,其中一根为接地线,一根为弱电电源线,两根为信号传输线。四根绕设在一起,每根都呈螺旋状。绕设的方式,可以减少通信过程中的信号干扰。
电源盒内把市电进行电压转换以可驱动线圈,通过连接线1内的强电电源线3驱动电磁炉内线圈。电磁炉面板上设输入按键,用户输入控制信号后,经信号线2输入电源盒中的主控电路,改变供电模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具体应用环境,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如改变信号线2的条数和强电电源线3的根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42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磁场杀菌及强化絮凝处理含油污水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