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定线夹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2942.7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4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利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利之源冲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12 | 分类号: | F16L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夹,更确切的说是一种用于固定汽车底盘软管的固定线夹。
背景技术
汽车底部往往包括很多部件,这些部件之间有点是直接连接,有的则需要由软管连接,这些软管中有的比较长用于连接汽车底盘比较远的部件,为了保证这些软管的稳定性,需要成束或者单根固定在汽车底盘上,因此产生了很多不同的固定线夹,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固定线夹大都为平面固定线夹,这就导致所固定的软管与汽车底盘近距离接触,受到温度、摩擦等影响较大,固定线夹侧边没有固定设置会导致基板移位从而使软管松动,加快了软管损坏的速度,而且平面固定线夹固定需要的接触面积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软管不受损伤和减少汽车底盘的接触面积的固定线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定线夹,包括夹线部、基板和设置在夹线部与基板之间的连接部,所述基板包括第一基板和与第一基板抵触连接的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与第二基板的正投影重叠,所述第二基板两侧设有与第二基板一体设置的侧板,所述侧板朝向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对于连接部的另一端均呈折弯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板与第一基板相抵触,使第一基板固定在两块侧板之间,第一基板底面与第二基板表面抵触连接,第二基板限制了第一基板的左右活动,使得第一基板牢固固定在第二基板内,有效的防止了第一基板的滑移和窜位,间接保证软管固定安装在固定线夹上,不易松动,由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均设有的弯折设置,安装时先将基板的弯折部分即第一基板朝向汽车底盘的一面按压在汽车底盘上,使安装软管的夹线部可以与汽车底盘保持一定距离,使软管受汽车底盘影响降到最低,而且设有弯曲度使基板与底盘接触面积减少到三分之二或者更少,使固定线夹减少了在汽车底盘上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汽车底盘其它部件的使用率,所述固定线夹为一体设置冲压而成的,所以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基板与侧板抵触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基板的两侧边与侧板相抵触,使第一基板固定了第二基板的移动,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两者之间不易松动,使软管更加固定,不易松动,从 而减少软管受其它因素的影响,保护了软管增加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折弯角度为45度到60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所述基板连接部弯曲,弯折处与连接部之间有一定距离,可以将夹线部悬空,减少了软管与汽车底盘的接触,能够最大程度减少软管受汽车底盘的影响,使软管的使用年限更长,同时也易于拆装与修理。设有不同的弯曲度使安装范围变小,增加了汽车底盘的使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均设有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有的通孔可以通过螺钉或螺柱等固定件穿过从而将固定线夹固定在汽车底盘上,同时可以通过通孔在不同地方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线部、连接部和基板为一体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固定线夹是由金属板冲压而成型的,制造简单,适合量产,适用性广。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线夹,将固定线夹结构合理化,减少了软管的损坏率,增加了汽车底盘其它部件的使用率而且也方便拆卸安装,制造简单,适用性广,适合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夹线部;2、第一基板;3、第二基板;4、通孔;5、侧板;6、连接部;7、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固定线夹,包括夹线部1、基板7和设置在夹线部1与基板7之间的连接部6,所述基板7包括第一基板2和与第一基板2抵触连接的第二基板3,所述第一基板2的正投影与第二基板3的正投影重叠,所述第二基板3两侧设有与第二基板3一体设置的侧板5,所述侧板5朝向第一基板2,所述第一基板2和第二基板3相对于连接部6的另一端均呈折弯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利之源冲压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利之源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29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管道系统的放置式旋转剪切板阻尼器
- 下一篇:可调式角行程气缸式执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