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涂层高性能漆包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2572.7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6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袁锦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宇隆电工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2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张作林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涂层 性能 漆包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漆包线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涂层高性能漆包线的材料构成组分。
背景技术
漆包线是绕组线的一个品种,由导体和绝缘层组成,传统生产方法生产的漆包线一般是在制备好铜线或铝线的导体上涂覆一层或两层绝缘漆油面漆,致使传统生产的漆包线机械性能和表面滑性一般,柔性较低,普通拉伸极容易造成漆膜的开裂现象,用于生产中使产品不合格率居高不下,尤其是在反复加工与拉伸中漆膜易造成损伤,而且可能造成制造的转子出现匝间的不良或短路。随着应用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科技的进步,对漆包线的质量要求逐步提高。三涂层漆包线在二涂层(聚酯亚胺+聚酰胺酰亚胺绝缘漆)的基础上,表面增加1层自润滑聚酰胺酰亚胺绝缘漆,能提高漆包线的表面滑性以及耐磨性。但是,在生产大规格漆包线或者绕成类似于电抗器等拉伸量偏大产品时,由于漆膜附着力不足,很容易出现漆膜开裂的重大品质隐患。如何提高漆包线的绝缘漆附着力以及漆膜的延伸率和润滑性,是目前生产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多涂层高性能漆包线漆膜的抗拉强度、耐劣性、延伸性以及表面滑性的组成结构。增强漆包线漆膜的附着力,并且满足漆包线均匀拉伸20%后,再进行1D卷绕测试,漆包线漆膜不会出现开裂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涂层高性能漆包线,包括金属导体,其特征在于:金属导体外依次包覆有改性聚酰胺酰亚胺底漆层、聚酯亚胺层、聚酰胺酰亚胺层和尼龙面漆层,改性聚酰胺酰亚胺底漆层、聚酯亚胺层、聚酰胺酰亚胺层和尼龙面漆层共同形成总漆膜。
所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底漆层的厚度为0.75-1.5μm。
所述的聚酯亚胺层的厚度为9-18μm。
所述的聚酰胺酰亚胺层的厚度为4.5-9μm。
所述的尼龙面漆层的厚度为0.75-1.5μm。
所述的金属导体为铜质材料或铝质材料。
所述的金属导体的横截面呈圆形。
1. 优化改性的涂层结构具有更优秀的特殊性能。使用改性聚酰胺酰亚胺作为底漆,具有良好的附着性能和机械性能。
2. 使用聚酯亚胺作为第二层漆膜,具有高耐热性,高软化击穿温度,优良的电性能,柔韧性和附着性。
3. 使用聚酰胺酰亚胺作为第三层漆膜,具有耐高温,耐热冲击,耐水解性等化学性能以及优良的机械性能。
4.使用尼龙作为面漆,降低表面摩擦系数,表面具有良好的滑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金属线横截面的组成成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涂层高性能漆包线,包括金属导体1,其中:金属导体1外依次包覆有改性聚酰胺酰亚胺底漆层2、聚酯亚胺层3、聚酰胺酰亚胺层4和尼龙面漆层5,改性聚酰胺酰亚胺底漆层2、聚酯亚胺层3、聚酰胺酰亚胺层4和尼龙面漆层5共同形成总漆膜。
所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底漆层2的厚度为0.75-1.5μm。
所述的聚酯亚胺层3的厚度为9-18μm。
所述的聚酰胺酰亚胺层4的厚度为4.5-9μm。
所述的尼龙面漆层5的厚度为0.75-1.5μm。
所述的金属导体1为铜质材料或铝质材料。
所述的金属导体1的横截面呈圆形。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宇隆电工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宇隆电工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25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短接工装、空调的室外机和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葛根片葛根粒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