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净水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2512.5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2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何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乐平 |
主分类号: | A45F3/16 | 分类号: | A45F3/16;B01D29/33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404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净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水处理产品,尤其涉及到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便携式净水壶。
背景技术
当地震、洪水、海啸等突发事件发生时,水源会遭到破坏或污染,给饮水带来极大的不便,此外,野外运动爱好者也因为江河湖水及山泉水中存在寄生虫或残留农药的不安全而需身背沉重的饮用水,为此,授权公告号为CN203121446U、名称为一种高效净水壶的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水净化后能直接饮用的高效净水壶,包括净水杯、原水杯、壶盖和连通净水杯的出水口,还包括连通净水杯和原水杯的滤芯组件,其中原水杯与所述的壶盖密封连接,壶盖上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安装有可打开的密封盖,壶盖上还设有用于给原水杯加压的加压组件,虽然能保证过滤净水达到直饮要求,但由于结构复杂,使用不便,制约了产品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净水壶结构复杂、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便携式净水壶。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净水壶,包括螺纹连接的瓶盖和瓶身,所述瓶盖顶端设有出水嘴,瓶盖底面固设有滤芯,所述滤芯为碳纤维滤芯,滤芯呈中空的圆筒状,滤芯直径小于所述瓶身的瓶口直径,所述出水嘴与滤芯内腔相通,瓶身材质为软性塑料,净水壶内设置碳纤维滤芯,可以有效过滤并去除野外自然水源中的寄生虫、有害细菌或残留农药及重金属离子,保证饮用水符合要求,软性塑料的瓶身设计,使用者只需轻轻挤压瓶身即可出水,使用非常方便,而且净水壶重量较轻、制作成本低廉。
作为优选,所述滤芯包括顶盖、底盖和设于两者之间的滤筒,滤筒由碳纤维组成,滤筒两端分别与顶盖和底盖的内表面粘合,顶盖的外表面设有凸起连接部,所述凸起连接部的外缘设有外螺纹,凸起连接部的中央设有与滤筒内腔相通的通孔,所述瓶盖内表面设有凹孔,所述凹孔壁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滤芯螺纹连接于瓶盖上,滤芯可直接旋紧固定于瓶盖上,使滤芯的更换或清洗变得更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滤筒外侧表面设有滤网,所述滤网两端分别与顶盖和底盖的内表面粘合,滤网可对原水先进行粗过滤处理,延长内置滤芯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出水嘴上套设有提拉开关,能控制出水嘴的开关,防止瓶身误挤压而使净水流出,同时,出水嘴也比较清洁,不会污染。
作为优选,所述瓶盖顶端设有吊环,净水壶可直接背负或悬挂在身上,方便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净水壶内设置碳纤维滤芯,可以有效过滤并去除野外自然水源中的寄生虫、有害细菌或残留农药及重金属离子,保证饮用水符合要求,软性塑料的瓶身设计,使用者只需轻轻挤压瓶身即可出水,使用非常方便,而且净水壶重量较轻、制作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瓶盖,11.出水嘴,12.提拉开关,13.吊环,2.瓶身,3.滤芯,31.顶盖,32.底盖,33.滤筒,34.凸起连接部,35.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净水壶,如图1所示,包括螺纹连接的瓶盖1和瓶身2,瓶盖顶端设计有出水嘴11和吊环13,出水嘴上套装有提拉开关12,瓶盖内表面设计有凹孔,凹孔壁上加工有内螺纹,瓶盖底面设有滤芯3,滤芯呈中空的圆筒状,滤芯直径小于瓶身的瓶口直径,滤芯包括顶盖31、底盖32和设于两者之间的滤筒33,滤筒由碳纤维组成,滤筒两端分别与顶盖和底盖的内表面粘接,在滤筒外侧表面设计有滤网35,在顶盖的外表面设计有凸起连接部34,凸起连接部的外缘加工有与顶盖凹孔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滤芯螺纹连接于瓶盖上并可插入瓶身中,在凸起连接部的中央开有与滤筒内腔相通的通孔,出水嘴与滤芯内腔相通,瓶身材质为软性塑料。
使用时,将瓶盖从瓶身上旋下,待处理的原水灌入瓶身中,旋紧瓶盖,当需饮用时,可将出水嘴上的提拉开关取下,轻轻挤压瓶身,软性瓶身变形使瓶内原水受挤压从滤芯外侧向内侧流动,经滤筒的碳纤维过滤后流至滤芯内腔,原水中的各杂质和有害物均被滤芯过滤,处理后的净水从出水嘴中流出供饮用,瓶盖上的吊环可方便使用者的携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表示方向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上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了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说明的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增添或替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乐平,未经何乐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25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