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异丁烯在线分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1274.6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3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盛金田;沈新;陶邹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顺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31130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异丁烯 在线 分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异丁烯的生产装置,具体是一种聚异丁烯转化率和分子量的分析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聚异丁烯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聚合反应釜内物料的转化率与分子量进行分析测量,以便能准确判断出聚合反应釜内的工作状况,实现生产过程的稳定控制。
目前的测量方法主要分以下几步进行:1、现场取样;2、将样品放入烘箱,脱出多余溶剂;3、将样品放入真空干燥箱再次脱溶剂;4、向样品中加入测量试剂;5、测量样品数据,得出分析报告。
由于该测量方法不仅过程繁琐,而且等待时间长,从开始取样到得出报告要耗费2个小时左右,获得的数据已不能正确反映聚合反应釜内的工况,此时再调整反应参数也将远远滞后于聚合反应釜内的变化,从而增加了生产过程的控制难度,使得生产过程受到较大影响,造成产品指标出现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聚异丁烯在线分析装置,该装置应能有效缩短物料的测量时间,并具有结构简单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聚异丁烯在线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装置包括接入物料流动管道的壳体状取样室、分别设置在取样室左右两个侧壁上以便于测量光线穿越取样室的两个透视窗、分别布置在两个透视窗外部的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以及与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连接用于分析物料光谱的近红外分析仪。
所述取样室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制有用于连接物料流动管道的进口和出口。
所述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分别由一保护管安装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物料流动管道上采集物料光谱信号,然后通过近红外分析仪对物料光谱进行分析,能够较快地得到物料转化率与分子量等信息,有助于操控人员准确及时地调控反应参数,稳定地控制生产过程,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聚异丁烯分析装置,包括壳体状取样室1、发射探头2-1和接收探头2-2、近红外分析仪3;所述取样室接入物料流动管道9,取样室的顶部制有用于连接物料流动管道的进口1-2,取样室的底部也制有用于连接物料流动管道的出口1-3,取样室的内部形成连接进口和出口的通道;所述取样室上设置有两个透视窗1-1,两个透视窗分别位于取样室左右两侧的侧壁上;透视窗一般由透明材料制成(如玻璃);两个透视窗的外部分别安装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并且发射探头发射的测试光线对准接收探头;所述近红外分析仪通过光纤3-1连接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
由图可见:所述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分别安装在一保护管4中(由保护管安装定位);保护管则可通过一定位环1-4固定在取样室的外壁上。
所述近红外分析仪为Antaris傅里叶近红外分析仪;在工作过程中,发射探头发出的测试光线,穿越过取样室后由接收探头接收;当物料通过取样室时接收探头即获得物料的光谱,经过近红外分析仪分析后得出相关参数(一般在10分钟左右就能得到数据),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分析报告滞后于生产进度的现象,使得操控人员更准确及时地调控反应参数;所述近红外分析仪还可与生产控制室的计算机连接,便于实时显示分析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顺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顺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12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异丁烯在线分析装置的干燥机构
- 下一篇:螺栓用钢丝和螺栓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