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球训练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0692.3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9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朱瑞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瑞飞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窦久鹏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球 训练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训练辅助器材,尤其是一种用于排球训练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排球比赛中需要传球运动员能够精确地将球传到指定区域,这样才能为进攻队员创造进攻得分的机会。在日常的排球训练中,需要训练传球运动员对传球或垫球落点的控制能力,现有技术中没有相关的辅助训练器材,教练员多采用在场地上画圈的方式,引导传球运动员将球传到圈内,由于球落地后会迅速弹起,因此,训练队员不易看清球是否入圈,此外,由于圈是画在地板平面上,因此,不能控制传球的弧度,训练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排球训练辅助装置,该排球训练辅助装置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可以辅助运动员进行传球或垫球训练,提高运动员对球的控制能力,达到精确控制球落点的目的。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排球训练辅助装置,包括一个圆形的上圈和一个圆形的下圈,在上圈等距离设置多个筋条插接上座套,在下圈等距离设置有与上座套数目相等的筋条插接下座套,上圈和下圈通过多根等长度的筋条连接固定,筋条两端分别插接于上座套和下座套内,相邻筋条的间距小于18厘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上圈和下圈设有多个防滑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圈直径小于下圈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案:上圈直径为1.2米,下圈直径为1.5米,筋条的长度为1.2—1.5米。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排球训练辅助装置,由于采用了所述排球训练辅助装置包括一个圆形的上圈和一个圆形的下圈,在上圈等距离设置多个筋条插接上座套,在下圈等距离设置有与上座套数目相等的筋条插接下座套,上圈和下圈通过多根等长度的筋条连接固定,筋条两端分别插接于上座套和下座套内,相邻筋条的间距小于18厘米的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排球训练辅助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不用时可以快速分解,占用空间小,使用时将组装好的排球训练辅助装置置于场地内,运动员在距离该排球训练辅助装置3—5米处自传球、传隔网来球或垫隔网来球,使球从上圈进入本实用新型的排球训练辅助装置并被该装置捕获,通过多次的反复训练,提高运动员对球的控制能力,最终实现精确控制传或垫球落点的目的,此外,该装置也可以作为队员之间的竞赛或游戏器材使用,改变了排球运动员传统的枯燥训练,增加了训练的趣味性,实现了寓教于乐;由于采用了在上圈和下圈设有多个防滑胶垫的技术特征,防止该装置被球击后移动位置,提高了训练的效率;由于采用了上圈直径小于下圈直径的技术特征,通过人为改变该排球训练辅助装置的放置方式,达到改变入球圈的大小,使本实用新型的排球训练辅助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技术水平的运动员进行训练,拓展了使用范围;由于合理地限定了上圈直径、下圈直径和筋条的长度,使本实用新型的排球训练辅助装置能更好地适应训练要求,辅助训练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排球训练辅助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排球训练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排球训练辅助装置,包括一个圆形的上圈1和一个圆形的下圈6,在上圈和下圈设有多个防滑胶垫2,上圈直径小于下圈直径,上圈直径优选为1.2米,下圈直径优选为1.5米,在上圈等距离设置多个筋条插接上座套3,在下圈等距离设置有与上座套数目相等的筋条插接下座套5,上圈和下圈通过多根等长度的筋条4连接固定,筋条两端分别插接于上座套和下座套内,相邻筋条的间距小于18厘米,筋条的长度为1.2—1.5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瑞飞,未经朱瑞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06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