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手持式便携破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0433.0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1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仁华 |
主分类号: | B25D1/00 | 分类号: | B25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22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手持 便携 破窗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破窗器,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手持式便携破窗器。
背景技术
随着钢化玻璃的日益普及,在房屋装修、交通工具等都大量使用钢化玻璃。由于钢化玻璃具有坚硬的特性,如果不采用专用的工具则不易将其破坏,因此在危机时刻采用普通工具将难以胜任。
目前市场上的破窗工具主要有破窗锤,或者是拍打式破窗器,由于此类工具体积大,质量重而不便于携带,一般不会经常带在身上,而且破窗的力量要求比较大,当危机发生时,往往找不到合适的工具而产生悲剧。
现本发明人为解决以上技术的不足,研发出一种体积小,便于携带的破窗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手持式便携破窗器,其体积小巧,便于随身携带,另外其使用简单方便,使用力量小,击碎玻璃的效果显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手持式便携破窗器,包括带中空腔体的笔筒,笔筒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螺纹连接有螺帽一和螺帽二,螺帽一的中心设有孔一,螺帽二的中心设有孔二,在笔筒的中空腔体内依次设有滑块、弹簧和置于弹簧中间的拉杆,滑块在中空腔体内滑动连接,滑块的前端紧配有与孔一间隙配合的撞针,使撞针自由滑动并能穿过螺帽一,滑块的后端顶住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顶住螺帽二,滑块的后端同时与拉杆的前端紧配连接,拉杆的后端与孔二间隙配合,使拉杆的后端穿过螺帽二能自由滑动,并在拉杆的后端紧配连接有拉杆帽,拉杆帽的另一端设有小型手动五金工具或者笔头。
对于本专利技术还设计有各种不同情况的组合,还能在拉杆帽的另一端设有其它便携式工具,能给日常生活中带来更多的便利。
本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仅需使用较小的力量足以击碎玻璃,经多次试验,十岁以上小孩都能轻松使用本产品来击碎玻璃,因此本新型产品适用大部分人。
作为优选地,在拉杆帽的另一端还螺纹连接有用于盖住小型手动五金工具或者笔头的盖体。平时不使用时将盖体盖上,从而保护小型手动五金工具或者笔头,另外,盖体盖上后的形状与笔筒的筒身形状相同,均为圆柱形,更便于随身携带。
作为优选地,所述撞针的顶部设计为带锥度的尖形结构。
作为优选地,所述撞针由硬质金属材料构成。
作为优选地,所述撞针由钨钢材料构成。
作为优选地,所述小型手动五金工具为组合形螺丝刀。另外还可以设计为小型剪刀或者小型梳子等日常生活用品。
作为优选地,所述笔头为电容触控笔头。
作为优选地,所述笔头为带墨水的签字水笔头。
作为优选地,在拉杆帽的表面设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纹路。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新型破窗器,体积小巧,便于随身携带,另外其使用简单方便,使用时仅需要使用较小的力量将拉杆帽往外拉,即可产生足以击碎玻璃的力量,轻松将玻璃击碎,因此本专利产品适用于大部分人,同时,本专利产品还增加有多种功能的小型手动五金工具或者笔头,能随意组合设计各种便携式工具,给日常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中,1为笔筒,2为螺帽一,3为螺帽二,4为滑块,5为弹簧,6为拉杆,7为撞针,8为拉杆帽,9为电容触控笔头,10为笔帽,11为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参照图1~图3,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如下:
包括带中空腔体的笔筒1,笔筒1为圆柱形,笔筒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螺纹连接有螺帽一2和螺帽二3,螺帽一2的中心设有孔一,螺帽二3的中心设有孔二,在笔筒1的中空腔体内依次设有滑块4、弹簧5和置于弹簧5中间的拉杆6,滑块4在中空腔体内滑动连接,滑块4的前端紧配有与孔一间隙配合的由钨钢材料制成的撞针7,使撞针7自由滑动并能穿过螺帽一2,为了增加击碎玻璃的成功率,撞针7的顶部设计为带锥度的尖形结构。滑块4的后端顶住弹簧5的一端,弹簧5的另一端顶住螺帽二3,滑块4的后端同时与拉杆6的前端紧配连接,拉杆6的后端与孔二间隙配合,使拉杆6的后端穿过螺帽二3能自由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仁华,未经李仁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04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