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浆纱线上用于浆纱机的新型烘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5723.6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5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袁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门新立医用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15/00 | 分类号: | D06B15/00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42107 | 代理人: | 董联生 |
地址: | 44812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浆纱 线上 用于 浆纱机 新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染机械设备领域,及具体涉及一种浆纱线上用于浆纱机的新型烘筒。
背景技术
目前,烘筒是浆纱机机中重要部件之一,传统结构的烘筒都是位于封闭的烘干室内,且向烘干室内通入定量的蒸汽,然后烘筒在旋转过程中通过筒外壁与相接触的待烘干布作热交换。传统的烘筒热交换结构简单、热交换可靠,现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实用过程中烘筒两端筒外壁存在温差,造成烘干质量不一致。另外,传统结构的烘筒不可作表面温度调节,易造成能源浪费。总的来说,传统结构烘筒与用户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烘筒是浆纱机机中重要部件之一,传统结构的烘筒都是位于封闭的烘干室内,且向烘干室内通入定量的蒸汽,然后烘筒在旋转过程中通过筒外壁与相接触的待烘干布作热交换。传统的烘筒热交换结构简单、热交换可靠,现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实用过程中烘筒两端筒外壁存在温差,造成烘干质量不一致。另外,传统结构的烘筒不可作表面温度调节,易造成能源浪费。总的来说,传统结构烘筒与用户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有待进一步改进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浆纱线上用于浆纱机的新型烘筒。
本实用新型由筒体、右端空心轴、一组蒸汽管、一组软管、多通管、接头、A管和B管组成,右端空心轴安装在筒体一端,多通管安装在右端空心轴内,筒体的内壁和外壁之间开有蒸汽管安装槽,一组蒸汽管分别安装在蒸汽管安装槽内,且一组蒸汽管的一端分别通过管道相互连通,另一端通过一组软管分别与多通管的接口处相通,右端空心轴的一端与接头配合组成旋转密封结构,A管和B管的一端分别与接头相通,A管和B管上分别设有单向阀和阀门。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本装置改变了传统的烘干技术,有利于提高烘干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筒体1、右端空心轴2、一组蒸汽管3、一组软管8、多通管4、接头5、A管6和B管7组成,右端空心轴2安装在筒体1一端,多通管4安装在右端空心轴2内,筒体1的内壁和外壁之间开有蒸汽管安装槽,一组蒸汽管3分别安装在蒸汽管安装槽内,且一组蒸汽管3的一端分别通过管道相互连通,另一端通过一组软管8分别与多通管4的接口处相通,右端空心轴2的一端与接头5配合组成旋转密封结构,A管6和B管7的一端分别与接头5相通,A管6和B管7上分别设有单向阀6-1和阀门7-1。
工作方式:首先通过A管6处向一组蒸汽管3内通入蒸汽,然后使筒体1外壁与相接触的待烘干布作热交换,完成后打开阀门7-1使冷凝后蒸汽水流出,然后继续将一组蒸汽管3内通入蒸汽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门新立医用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荆门新立医用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57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检测核苷酸修饰的方法
- 下一篇:微型螺旋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