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3794.2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8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彬;汪传松;王勇;冉茂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D1/02 | 分类号: | B03D1/02;B03D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谭昌驰;全成哲 |
地址: | 617063***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选矿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选矿的浮选机。
背景技术
对于现有的浮选机而言,粗选泡沫溜槽1的底部11与延伸至处于下一工序的精选吸浆槽4(或者上工序精选泡沫溜槽与下工序精选吸浆槽)中的泡沫管道2沿同一条直线设置,如图1所示。这种连接方式造成粗选泡沫进入到下工序精选的坡度较低,该坡度大约为6.88%。此时,需要在泡沫溜槽1中添加大量的冲洗水使泡沫通过泡沫管道2而顺畅进入到下工序精选吸浆槽4中,结果导致下工序浮选作业浓度降低,进而导致药剂消耗增加。同时,未充分利用下工序精选吸浆槽本身的吸浆能力。
因此,需要改变泡沫溜槽与泡沫管道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克服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选机,该浮选机在进行浮选时所需要的冲洗水量较少,提高了下个工序中浮选浓度,不必再额外添加药剂或者添加少量的药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选机,所述浮选机包括泡沫溜槽、位于所述泡沫溜槽下游的吸浆槽以及连接在所述泡沫溜槽的出口端和所述吸浆槽处的吸浆孔之间的泡沫管道,所述泡沫溜槽的底表面的坡度为7%至13%,所述泡沫管道的轴向坡度为0至7%。
优选地,所述泡沫溜槽的出口端与所述吸浆孔位于同一高度,即此时所述泡沫管道水平设置。
优选地,所述浮选机为4m3型浮选机,所述泡沫溜槽的底表面的坡度为11.96%。
优选地,所述浮选机为16m3型浮选机,所述泡沫溜槽的底表面的坡度为11.27%。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浮选机,其泡沫溜槽的底表面的坡度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从而可利用少量的冲洗水便可使泡沫溜槽内的泡沫进入到泡沫管道中,进而经吸浆孔进入到吸浆槽中,进行精选。因此,通过所述浮选机,有利于节约用水,并且还能够避免因大量冲洗水的使用而导致下游精选工序中浮选浓度降低,从而避免了添加额外的药剂,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中的浮选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浮选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浮选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2,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浮选机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浮选机,该浮选机包括泡沫溜槽5、位于该泡沫溜槽5下游的吸浆槽4以及连接在泡沫溜槽52的出口端52和吸浆槽4处的吸浆孔3之间的泡沫管道2。泡沫溜槽5的底表面51的坡度为7%至13%,并且泡沫管道2的轴向坡度为0至7%。
泡沫溜槽5属于粗选工序,吸浆槽4属于精选工序,位于泡沫溜槽5内并携带有浮选矿物质的泡沫沿泡沫溜槽5的底表面51经出口端52而进入到泡沫管道2中,继而经过吸浆孔3进入吸浆槽4中,进行精选。
通过本使用新型所提供的浮选机,由于泡沫溜槽5的底表面51的坡度相对于现有技术得到显著的增大,从而不再需要大量的冲洗水来使泡沫通过泡沫管道2进入到吸浆孔处,从而有助于节约用水,并且不会显著降低精选工序的浮选浓度,因此在进行精选时,不必再添加药剂或者添加少量的药剂即可满足对浓度的需要,从而能够降低药剂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泡沫溜槽5的出口端52与上述吸浆孔3位于同一高度,从而泡沫管道2便水平地设置并且泡沫溜槽5的坡度能够进一步提高,因此,能够更进一步地减少所使用的冲洗水量。
如图2所示,所示出的浮选机为4m3型浮选机。在这种示例性浮选机情况下,泡沫溜槽5的底表面51的坡度优选地大约为11.96%。
如图3所示,所示出的浮选机为16m3型浮选机,在这种示例性浮选机情况下,泡沫溜槽6的出口端62与吸浆口3处于同一高度,泡沫溜槽6的底表面61的坡度优选地大约为11.27%。
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描述,虽然已表示和描述了一些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其范围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修改和完善,这些修改和完善也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37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